林建甫:台灣一些有潛力的產業
談到台灣應該如何面對中韓FTA的挑戰,我真的有些積極性的建議和意見。我覺得中韓FTA,基本上還是以貨品貿易影響最大;中韓FTA所沒有辦法影響台灣的,是台灣跟大陸的文化上面的關係,畢竟韓國講的語言不同,他們對語言及兩岸之間的血緣、文化、裙帶關係,沒有辦法跟我們有一樣的地位。雖然韓國的文創有自己的特點,但是我覺得,兩岸之間的文創,絕對是一個台灣可以做的事情;同時,在電子商務、微電影、教育、生化科技,以及金融方面,台灣都有優勢,兩岸合作的潛力很大。
林建山:因應中韓FTA的沖擊 台灣只有更加開放
為什麼中韓FTA對台灣的沖擊很大呢?過去幾年,有兩個現象最值得我們憂心:一是,過去韓國人不會來台灣投資,台灣人也不會到韓國去投資,可是在最近的五年,台灣與韓國之間的產業合作案例卻告暴增;二是,台灣大量高科技人才,正紛紛流向韓國。比如,台灣IDF經國號戰機的技術精英,幾乎全部跑到韓國去了。還有捷運,本來預定台北捷運建設完成以後,五都都要跟著搞,但後來,計劃不斷縮水,很多捷運的建設與營運人才,也都流到韓國去了。還有生物科技,過去亞洲國家,大概都把台灣看得很重,很多研發也都委託台灣代為來做,但是現在,卻也都轉到韓國去生產。所以台灣與韓國產業合作的暴增,以及留韓人才的增加,確是台灣必須要極為提高警覺的事情。台灣產業和人才的外流,除了韓國之外,也有跑到香港、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的,這對台灣的傷害,都是很大的,的確必須儘快找到良好的對策來才行。我認為,台灣只有經濟更自由、市場更開放,才能應對中韓FTA所帶來的沖擊。但是在台灣,近幾年無論是政府當局還是反對黨,都是盡其力量在於提高自我保護的門檻,台灣現在可謂已是亞太地區貿易保護主義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保護弱勢、保護幼稚工業,是傳統保護主義的經典,台灣將來應該要怎麼樣去松綁政府的管制、干預,淡化意識形態的束縛,可能是最為關鍵的化解困局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