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法學者講述一戰華工的海外生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8 07:56:08


 
  但總體而言,華工在法國的生活還是比較艱苦,張岩說,“因為德軍襲擊、身患疾病,清理戰場觸發炸彈等原因,不少華工死在法國,還有不少華工受驚嚇過度而得了精神病。”

  到1918年,一戰接近尾聲,英國政府開始將華工送回中國。《一戰中的華工》記載,1918年11月1日,365名華工最早登船回國,此後,英招華工陸續回到中國,到1920年9月13日,最後一批英招華工抵達青島。

  而法招華工因為參與戰場清理與法國戰後重建,他們中的最後一批直到1922年才重新回到中國。

  後續:留法華工建成第一個華人社區

  戰爭結束後,只有極少數華工留在法國。馬驪告訴記者,“1922年2月後,留在法國的華工僅兩千餘人。他們之所以能留下,是得到了一份聘用合同或是與當地女子結婚。這些留在法國的華工,建成了法國第一個華人社區。”

  事實上,也有一些法國女人與華工結婚後在戰後就一起到了中國,但中法之間的文化差異太大,中國很多地區比法國落後太多,很多法國女人到中國後不久便通過法國大使館回到法國,馬驪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華工的法國妻子一直在中國生活。”

  後來,留在法國的中國勞工分布在法國甚至歐洲其他國家。最後一位幸存者於2002年3月5日在拉羅謝爾逝世,享年105歲。

  大多數的中國勞工戰後還是選擇了回國。他們當中一小部分人回國後投身革命或國家的政治改革,另外一部分人成為了無政府主義者,更多的人則重操舊業,繼續當工人或農民。馬驪最後表示,“不過,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這是一次獨一無二的經歷,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整個人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