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訪拉美後掀起中國熱:說中文成時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10:05:16


 
  說中文成時髦

  大大所到之處,處處是“中國旋風”,中國文化絕對是“旋風”中一大亮點。

  早在去年咱們文化部舉辦的伊瓜蘇電影周上,就有好奇的巴西小朋友拿著紅燦燦的中國結對著鏡頭詮釋和平與美好,而帶隊的巴西老師也高興的解釋,“就是想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中國文化”。

  記得今年5月,在巴西南大河州阿萊格雷港舉辦的首次巴西中國文化周上,巴西友人用鏡頭記錄了對中國的印象,山川河流、亭台樓閣,中國文化之美讓拉美人民沉醉。一位阿姨還現場拍下了旁邊孔子學院課程的排課單,準備去體驗一把孔院的課程。

  大街上,迎面過來的、陌生的拉美友人常常用中文“你好”,和我打招呼,就連街邊小攤販看到亞洲面孔也開始用中文招攬生意。筆者採訪的不少拉美地區的專家甚至會特意在採訪前用中文來問好。說中文已經成為一種時髦。看來大大連續兩次訪問拉美,將拉美人民對中文的學習熱情推到一個新高度。

  大大出訪巴西期間,雙方宣布簽署56項合作文件,其中32項在兩國元首見證下簽署。而有關孔子學院建設的就有5份,當時筆者正好在現場,看見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接連與不同的巴方代表簽署文件。簽完了,坎皮納斯州立大學校長若瑟 喬治告訴記者他非常開心,孔院終於要開到他們學校了。正如中國駐巴西大使館文化參贊鄭柯軍所說,現在巴西各個大學里面已經形成了一股“比、趕、超”辦孔院的熱潮,非常難得。而孔子學院選擇跟巴西大學合作的模式也將自己納入到巴西的教育體系中,實現了中文教育在巴西的可持續發展。

  現在在巴西從政商界代表到教育系統,學習中文的熱情是擋也擋不住。不少巴西朋友都對筆者表示,中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拉間經貿互動這麼頻繁,學好中文就為未來謀得一份“好飯碗”打下了基礎。看來巴西友人們也是很務實滴。事實上筆者的不少友人確實是很多國字頭企業的雇員,看來中文是大勢所趨呀。

  巴西人民對中文的熱情有多大,里約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的志願者龐亞星最有發言權。在孔子學院十周年全球紀念日活動上,龐亞星教巴西朋友寫毛筆字,結果不少巴西朋友都興奮地請求小龐同學寫出他們的中文名字,一天下來寫了有幾百個中文名字,胳膊愣是累得酸疼了一天,直嘆“這酸爽”!

  大大出訪拉美後,在多大程度上帶動了巴西官方對中文的重視呢?讓我們聽聽里約孔院中方院長喬建珍是咋說的。不久前,喬建珍在朋友圈展示了她嶄新的辦公室,並感嘆“終於找到夢寐以求的辦公地點了”。原來,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教室非常有限,為了錯開學生的上課時間,早上7點鐘就開始上課了。這個點你以為很多學生還在賴床呢吧,但萬萬沒想到,教室竟然還是裝不下來聽課的學生。不過自從大大來訪,五份協議一簽,巴方的態度馬上不同了,一切讓孔院優先。

  不僅僅是大學,拉美人民也深知教育從娃娃抓起的道理。中拉貿易關係的加深,讓大家知道了中文的重要性,開辦雙語學校自然也提到了日程上。阿根廷率先於今年3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開設南美洲首所全日制中文西班牙文雙語公立學校。從幼兒園到中學,這里的孩子都將接受中西文雙語教育,中學畢業後還可以到中國讀大學。巴西也不甘示弱,於今年9月成立了首家中英雙語公立學校,將中文列入常規課程。里約州教育局更是投入2000萬雷亞爾(約合5292萬元人民幣)用於校舍的改建和修繕。這所學校的校址也很高大上,依山傍海不說,宮殿式的建築物可是巴西末代皇帝佩德羅二世送給伊麗莎白公主的禮物,意義非凡。

  當然啦,除了讓中國品牌、中國文化走進拉美,習大大也為拉美帶去了不少基建、金融方面的投資,此外也帶火了不少拉美品牌。大大訪問過的阿根廷“共和國莊園”,有一款葡萄酒現在受到國內不少人的熱捧,更有阿根廷酒莊莊主組團到中國考察市場,大大的品牌效應果然不俗。

  一句話,研究大大的出訪腳步,你不僅能找到新商機,更能找到“好飯碗”。這句話,在拉美可是屢試不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