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曾培炎兩岸企業家峰會致詞:機遇非唾手可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5 12:24:36


曾培炎出席開幕式。(中評社攝)
 
  二是以開放融入世界經濟迴圈新鏈條。當前,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額居世界首位,今年首次成為資本淨輸出國。與此同時,外需市場發生變化,世界經濟進入新一輪結構調整。大陸正在思考新的對外經濟戰略,致力於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大陸以更大的誠意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以更加負責任的態度,更多運用國際通行的規則和慣例,實現與世界經濟的“再融入”。一方面,以上海自貿區為試點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實施負面清單加准入前國民待遇的管理措施。降低外商投資准入門檻,取消煉油、乙烯、國際海運、電子商務、電信、連鎖店等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鼓勵內外資企業在大陸市場公平競爭,也鼓勵大陸企業境外投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正式實施“滬港通”,打開境內外資本市場間相互流動的大門。另一方面,積極發展互利共贏的對外經濟合作。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多雙邊自由貿易區建設。

  三是以創新發掘經濟增長新動力。創新是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大陸把創新驅動作為新常態下實現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招,上升到戰略高度。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同時推進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包括投融資、智慧財產權保護、財稅政策等。特別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使科研人員享有股權和分紅激勵,保障科研單位對研究成果的收益權和處分權,把各方面專業人士的經驗、知識和創意激發出來,加快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加大人力資本投入,聚集優秀人才。鼓勵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的推廣應用,對電子商務、網路金融等各類商業模式創新採取更加包容和支持的態度。總之,依靠創新激發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為經濟新常態提供有力支援。

  我相信,在改革開放和加快創新的推動下,大陸經濟能夠發揮好巨大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培育新的增長點,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經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準。

  女士們、先生們,

  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至今已經走過了30多個年頭,一直是兩岸關係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和成果。兩岸實現了全面直接雙向“三通”,貿易和投資不斷增長,人員往來更加密切,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經貿合作格局已經形成,為兩岸同胞帶來了福祉。良好局面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

  縱觀當前兩岸面臨的內外部形勢,可以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一方面,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加之世界經濟復甦緩慢,有效需求不足,市場競爭激烈,兩岸企業面臨著不少共同的困難和挑戰。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大陸市場規模和空間的不斷擴大,兩岸經濟轉型調整的推進,以及全球產業鏈的重組,也為兩岸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此情況下,我認為,兩岸應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的新模式,力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賦予合作新的內涵,構建兩岸經濟良性互動、聯手共進的新局面,協力打造合作競爭的新優勢,使經濟發展紅利更多惠及兩岸民眾。在此,提出三點意見:

  第一,探索新模式,推動兩岸經濟深度合作。大陸人口多、市場大,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產品和企業。但是,機遇並不是唾手可得的,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應當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去贏取。過去,大陸曾採用進口配額、限制審批等方式,以期保護境內現有產能更好發揮作用,但效果並不理想,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開”。大陸方面也希望為台灣一些優勢產業讓出一定市場空間。譬如,台灣液晶顯示面板產業進入大陸市場時,大陸方面也給予了優先考慮,同樣面臨來自國際面板產業的激烈競爭。但值得高興的是,不少台灣企業依靠良好的產品性價比和優質的服務,獲得了競爭優勢,在大陸市場佔有穩定份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