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令計劃在《求是》發文談民族工作8個必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09:18:4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毫不動搖地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這一制度。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存有這樣那樣的不同認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全面、完整、準確地把握這一制度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深刻認識中央政府與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之間絕不是簡單的分權讓利關係,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必須把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確保國家法律和政令實施,切實穩定民族區域自治基本格局。另一方面,要堅持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將兩者有機統一於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和維護國家集中統一的實踐之中,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區域自治權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相統一,保護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和依法履行公民義務相統一,促進區域內全體群眾共同富裕和重點幫助相對貧困地區相統一。

  六、必須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族幹部群眾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這些重要論述,指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問題的核心所在,明確了民族工作的戰略布局和著力重點。

  緊緊把握民族團結這個中心,在民族團結的基礎上加快發展,是總結我國民族關係發展內在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搞好團結是固本之舉,加快發展是長遠之計。當前,民族地區進入了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各族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但民族地區市場經濟起步晚、競爭能力比較弱,少數民族群眾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的願望日益迫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既要毫不動搖地促團結,積極創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載體和方式,又要毫不鬆勁地抓發展,把發展落實到解決區域性共同問題、增進群眾福祉、促進民族團結上,走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地區特點的科學發展路子。

  七、必須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思想精髓,鮮明指出了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努力方向。

  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關鍵是要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深刻認識到各族人民血脈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華民族共同體,既是文化共同體,也是利益共同體,更是命運共同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我們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為實現各民族大團結的金鑰匙,充分認識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休戚與共的歷史主脈,是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根本方法。要鼓勵民族地區和其他地區各族群眾跨區域、跨行業有序流動,推動各族群眾多方位、多形式地走動互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扎實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教育,引導各族群眾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