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盤點央企發言人:不敢發聲 公眾識別度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4 09:10:27


 

  從以往易被曲解到更多被公眾接受,新媒體平台讓中石化這個與公眾利益攸關的央企嘗到了甜頭。呂大鵬說,2012年中石化全年信息量是52萬,負面輿情呈下降趨勢。“新媒體在其中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它成為一個與公眾溝通的橋梁,直接、高效”。

  中石化官方微博開通以來,“小石頭”成了代言人,發言踴躍。在呂大鵬印象中,“董事長至少有10次跟我說過,這件事情可以讓你的小石頭去說,小石頭說挺好。”呂大鵬和他的“小石頭”團隊多次受到傅總“單獨批示和表揚”。

  國資委成立之初,即著手打造央企新聞發言人。其時,絕大多數中央企業都設立了新聞發言人,但他們較少組織或出席新聞發布會。2012年,國資委向社會公布中央企業新聞發言人信息,將新聞發言人姓名、職務、座機、手機、傳真及電子郵箱等信息全部公之於眾。新聞發言人制度駛上快車道。此番首度推出央企十大新聞發言人,在推進央企新聞發言制度上再次快馬加鞭。

  中石化的官微運作成為央企運用新媒體的一個樣本。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公眾對大部分中央企業新聞發言人識別度仍較低,尤其是部分中央企業的新聞發言人“平時很少發聲,遇事不敢發聲”,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只能充當危機公關的“救火隊員”。據統計,在2014年最受關注的50件中央企業突發事件中,沒有回應的高達15件,占比達30%。

  《2014中央企業新聞發言人研究報告》顯示,一年來,112家中央企業新聞發言人,在各信息渠道累計曝光超過1000條信息的只有15人,僅占總人數的13.4%。大部分新聞發言人在媒體上呈低關注度,個人品牌識別度較低,明星企業新聞發言人更少,整體的曝光度和親和力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專家指出,新聞發言人識別度低,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自身形象的建設和傳播。各個央企之間的輿論關注度差距很大。高關注度企業15家,多涉及通信、房地產、交通、供電等民生領域。超過六成企業的關注度低於基準值的80%,成為較低關注度和低關注度的央企,甚至個別企業是零存在。

  國資委新聞中心有關人士稱,正基於此原因,評選央企十大新聞發言人起著風向標的作用,意在成為推動更多央企新聞發言人出來“發聲、發言”。此次評選出的十大央企新聞發言人的標準是:這些發言人一年中至少要露三次面,對社會公眾關切的問題及時通報、回應及反饋,取得一定社會效果。

  互聯網大潮來襲,央企新聞發言人順勢越發與公眾親密接觸起來。然而,新媒體成為“寵兒”,並非意味著有了新媒體,新聞發言人就可以“隱身掩面”。有專家指出,新聞發言人的面孔很重要,他們借助新媒體發聲,只是新聞發言人工作的一部分,並不能替代新聞發言人。因為企業新媒體畢竟是自媒體,無論是傳播能力、覆蓋範圍還是信息價值,其並不具備公共媒體屬性,特別是重大突發事件中,新媒體不能替代發言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