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億元級腐敗案:國企重案不斷 罪惡群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8 18:06:00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這是一個罪惡而扭曲的新群體,憑借手中的公權力貪腐涉案數額超過億元,有的平均每天受賄20萬元;這是反腐“風暴眼”中的新物種,有最基層的村官“弼馬溫”,也有位高權重的央企“掌門人”;這是今日中國複雜政治生態的新鏡子,折射出制度漏洞和監管失靈。1億元是什麼概念?大體相當於1名北京城鎮居民2500年的總收入;用100元面鈔摞起來,高度接近33層大廈……

  最近,半月談記者從近年來已公布的大案要案中,梳理出30例億元級腐敗案的突出特點和演變趨勢。查處這些巨貪,顯示出中央反腐倡廉的決心和力度。

  錢藏哪兒最安全

  綜觀這些億元級腐敗案,既有“能人腐敗,腐敗能人”,也有“受賄夫妻班,斂財父子兵”;既有“邊腐邊升,邊升邊腐”,也有“台上為人民服務,台下為人民幣服務”。反腐倡廉影視劇、宣傳片中的負面人物,幾乎都可以從這些案例中找到原型。

  不少貪官往往將贓款藏匿在家中,“家”似乎成為一些官員貪污腐敗最私密的領地。這背後既折射出貪官的僥幸心理,也折射出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虛弱”:只要財產公開制度未立,一般不會有人監督。

  呼和浩特鐵路局原副局長馬俊飛,自2009年8月開始擔任分管鐵路運輸工作的副局長至2011年6月案發,在不足兩年的時間裡,收受他人財物折合人民幣超過1.3億元,平均每天受賄20萬元。

  在庭審中,馬俊飛表示,在位時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把錢藏在哪兒最安全”。為此,他先後在北京、呼和浩特買了兩套房產,專門用來藏錢,成為名符其實的“藏金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