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香港恐有大變化 解讀李嘉誠大動作的背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5 10:58:38


 
  長和遷冊開曼群島後,香港未來會如何?未來中資企業在公司治理及官商關係的分際,且在國際化與現代化的道路上,香港如何繼續保持前進,都是中港齊合重要一環。這幾年,隨著中國國有資本崛起,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希望在香港市場分一杯羹,但香港本地財團與中資企業利益衝突戲碼卻頻頻上演,例如3G頻譜重新熱賣就惹來很多爭議,中國移動希望參一腳,卻遭到和記、電訊盈科、數碼通等本地財團一致反對。

  在中國國有資本威脅下,李嘉誠近年積極收購海外資產,並且將企業重心轉至歐洲。過去英資洋行撤離香港,華資能順利接手,乃因香港華資財團並非傳統舊式的家族企業,且他們都重用英國人留下來的管理階層。像當了和黃主席的馬世民(Simon Murray)是英國人,目前仍是電訊盈科董事局成員的霍德爵士,是最後一任的港英時代布政司。

  **李嘉誠反向加碼海外資產,效應有待觀察** 

  中資企業並非沒有與國際成功接軌的故事,像聯想把總部設在美國及香港,但是,卻有很多像亞視一般,在公司治理問題頻傳的企業,港資與中資的衝突,將使香港問題逐漸表面化,這次李嘉誠選擇海外註冊,這對香港本地大財團勢力重組,無疑丟出了一記大訊號彈。

  最重要的是李嘉誠對中國的態度。李嘉誠在一三年十一月訪問北京,大力反擊撤資說,但是北京當局已注意到李嘉誠在香港及中國兩地的大動作。這兩年,李嘉誠在香港出售或分拆、減持的項目不少,像一三年七月,以五十八億港幣出售天水圍嘉湖銀座廣場;一三年九月分拆港燈以商業信託形式持有,涉及金額三九○億港幣;一四年三月又向淡馬錫出售二四.五%屈臣氏股權,涉及資金四四○億港幣;一四年六月出售渣華道商業項目,到八月再出售和記港陸股權。在中國則是處分兩筆土地,涉及資一一九億港幣。李嘉誠在中國賣地,北京當時的說法是,能賺錢的地方就有人來,無論李氏父子是否減資,都不會影響香港的政經地位。

  香港的傳媒另有一說,李嘉誠與江澤民本友好,近期習近平大動作,已逐漸衝擊江系人馬。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恆一四年六月六日“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的院長,是否影響李嘉誠在中國的政經人脈?習近平強力整頓中國官場,商界的貪腐及不正之風,習與商界人士保持一定距離,是否是李嘉誠轉向的原因? 

  但是李嘉誠淡出香港、中國,卻反向加碼海外資產,這兩年李嘉誠投資紐西蘭及荷蘭廢棄物處理公司。八十九億港幣投資愛爾蘭電訊公司O2,二十四.八億港幣投資加拿大機場外停車服務,及一四一.五億港幣投資澳洲天然氣配氣商Envestra,還有其他海外地產項目。

  過去二十年,港商及台商積極在中國尋找投資項目,在中國挑地、找投資項目是顯學。李嘉誠在中國淡出,睢未對中國投資前景表示看法,但從動作來看,這次李嘉誠把長和註冊開曼,很可能是他的全球投資戰略佈局重大轉折,長線投資者一定要注意這個訊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