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前柯辦主任:柯P如楊過 吸他人真氣為己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2 07:51:13


  中評社台北2月2日電/台北市長柯文哲以“白色力量”入主首都後,占盡各大媒體版面,就連毛“內閣”也開始仿效柯P、複製柯P模式,人人都想解讀柯P,許多人以“亞斯伯格症”解釋柯P的獨特人格,但前柯辦主任蕭亞譚頗不以為然,直言柯P從選前到選後,都用“常識”發言,用“常識”治理。

  中國時報報道,蕭亞譚舉例,如用一夜拆除忠孝西路公車站、整治大巨蛋合約等,“合約、績效,這在一般企業中習以為常,但在政治領域中,卻不是常識,所以大家才覺得奇怪”。

  柯文哲競選時期,拋出如iVoting、開放式民主等政見,吸引不少人目光,更讓其他政治人物追隨模仿。其實,這些政策都出自幕僚意見,連柯文哲平時老講的“嗡嗡嗡”,也來自競選辦公室的“蜂巢”LOGO、群蜂合作的概念,與政治理念有關;因為柯文哲沒進一步解釋,才讓外界以為“嗡嗡嗡”不過是他突發奇想的神來一語。

  蕭亞譚認為,柯文哲非常願意吸收新知、意見,因此給予幕僚很大揮灑與實踐空間;但同時,柯文哲的能動性也比任何人都強,從來不會受制一人之言,“他就像是楊過,眼神如鷹,是個雜家,介乎邪正之間,總能吸納他人真氣,化為自己的武功能量,卻不受他人影響。”

  他也說,柯文哲曾用“手電筒與探照燈”來比喻自己與幕僚的關係。柯認為,自己手握手電筒,其他幕僚群只是探照燈,“你們就是在幫我照亮更遠的路、未來的可能,但我自己有一把手電筒,最後還由我決定往哪裡走!”

  對於柯文哲上任後,驚異言行引來兩極評價,蕭亞譚認為,柯文哲只是選擇“從破到立”,“目前是創造性的破壞,還不到建構的階段,如果外界以為他僅止於此,就是看錯柯文哲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