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建設新型智庫是一項系統工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2 14:15:06


 
  關於集思廣益,可以說一個英國的故事。1906年,一位名叫法朗西斯·哥爾頓的英國統計學家在一個農貿集市上看到800人在競猜一頭死去的公牛究竟有多重。有些人的猜測高得離譜,有些人的猜測又低得離譜。但當哥爾頓最後把800人猜的數字加起來算出一個平均值的時候,奇跡出現了,1197磅,只與公牛的實際體重1198磅差一磅。英國的科研界從此有了“群眾智慧”的概念。近年來,美國一位名叫菲利普·泰特洛克的科學家在從事“準確判斷”項目的研究中發現,讓一群(數百人到數千人)職業和社會背景不同、獲取信息的渠道和程度也不一樣的人掌握一些普通的網上搜索知識,然後讓他們對一些熱點國際問題的發展趨勢(概率)進行預測,如敘利亞難民的數量、委內瑞拉的天然氣補貼、俄羅斯軍隊會不會進入烏克蘭,直至中東歐國家的政局變化等等,再把他們的預測加以統計整合,得出的結果遠比一個或一組能接觸各種信息(包括情報)的政府精英所作的預測準確。可見,在決策過程中,自下而上,廣泛收集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是多麼必要,而重視智庫的貢獻正是實現集思廣益的最有效途徑。
 
  當下,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復興的歷史新階段,建設高端智庫不僅智庫自身需要大力提高素質和研究水平,決策部門更需要自覺重視智庫研究在決策程序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改變決策方法的問題,更是一個更新決策觀念的問題,是一件關乎決策機制革新的系統工程。

  (來源:學習時報;作者:薛福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