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媒:印度若與美國聯手制衡中國無異於自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3 10:21:55


  中評社香港2月3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剛剛結束的訪印之旅被許多人視為美印關係的一個轉折點。此次訪問取得的成果包括在防禦、核合作、氣候變化和安全等方面的協議。特別重要的是,有一種假設,印度同意與美國一起限制中國崛起。還有報道指出,中國很擔憂美印關係逐漸升溫。事實真是如此嗎?

  逐漸升溫的美印關係並不會令中國感到困擾。事實上,結果可能會讓印度和美國那些積極想平衡中國崛起的人大失所望。理由如下:
  
  第一個原因是,自從印度獨立以來,一直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這令印度很難加入某一個世界大國成為其盟友。就像《受委屈的帝國》(Wronged by Empire)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印度有一種強烈的受害心理,而這種心理與其當今的外交政策息息相關。在實際事務中,這種心理意味著,印度總是懷疑其他大國或對印度的獨立和安全存在的潛在威脅。無論此次奧巴馬總統訪印之旅多麼成功,印度也不可能完全信任美國是真心誠意地幫助印度制衡中國。莫迪清楚地知道,印度和美國在當下相互需要,接受美國的幫助、制衡可能存在的“中國威脅”是無害的。

  第二個原因則更為直觀。簡單來說,印度需要中國的投資來實現印度經濟的長遠發展。確實,印度並不希望在經濟方面被中國控制,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沒有比中國更好的選擇了,中國可以滿足印度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方面的巨大需求。例如,奧巴馬宣布美國將在未來幾年裡向印度投資40億美元,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訪印時宣布向印度投資200億美元,美國的承諾與中國相比相形見絀。當然,只要印度拒絕經濟殖民,印度就沒有理由拒絕來自多國的投資。此外,儘管印度從其民主體系中獲益頗多,印度還有很多需要從中國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學習的經驗。如果印度可以從中國經驗中取長補短並避免中國犯過的錯誤,21世紀或許真會成為亞洲人的世紀。
  
  最後一個原因是,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充分理解與崛起的中國抗衡毫無意義甚至適得其反。事實是,中國已經崛起了,任何想要限制中國發展的計劃都是巨大的錯誤。這並不是說對抗政策不會對中國國家利益造成損失,當然是會的。但是問題在於,任何實施對抗制衡政策的國家本身會遭受更大的損失。因此,沒有一個理智的國家會採取這樣自殺式的策略。儘管印度和越南在安全和經濟領域存在一些合作,但沒有證據顯示,印度真想摻合中國南海的爭端。因為中國日益進入印度洋並持續支持巴基斯坦,印度對中國南海的政策更像是對上述中國動作的反應。如果中國在這些領域願意做出一些妥協,印度也會在南海問題上做出讓步。

  總而言之,儘管中印之間存在爭議和分歧,中印關係的潛在利益更大。就像其他大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一樣,中印關係也會存在合作和衝突。但兩國都足夠理智,清楚在這一重要節點,兩國將繼續保持良好關係。事實上,莫迪將在5月訪問北京,這也證明了印度依然特別需要中國。中國沒有視印度為威脅,印度當然也不應該敵視中國。

  (消息來源:環球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