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雖下降5.4%,但低於外貿總體降幅,而且佔外貿總值比重從去年的34.5%進一步提高到36.8%,表明外貿自主發展能力逐步增強。
此外,出口增長雖然放緩,但利用裝備能力、產業配套能力和資金輸出等優勢,在新一輪國際分工中中國有望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保護環境、治理污染會增加成本,但提供生態產品,走低碳、綠色發展道路,則會帶來新商機。
“應該看到,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對外貿易也進入了穩增長、調結構、提品質為特徵的新常態。”海關總署署長於廣洲說。
物價起伏反映經濟冷暖。1月份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5年來首次回落至1%以內,工業品出廠價格則延續了負增長態勢。交通銀行研究報告認為,物價漲幅較低既有國際油價等大宗原材料價格波動、實體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淘汰過剩產能、推進產業升級的結構性轉變正在進行之中。
專家們表示,年初數據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尚不足以斷言全年經濟走勢,尤其當前經濟由舊的發展狀態向新常態過渡,對下一階段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挑戰應有所準備。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任務,關鍵是穩和進相互促進,要著眼於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表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也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隨著經濟發展新優勢逐步形成,我國存在爭取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高水準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現實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