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評論:壓歲錢不能成為變相送禮的秘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18 08:05:37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壓歲錢面臨“薪”挑戰,不僅是“量變”給家長與長輩們帶來的“親情包袱”,而且會在人際關係變遷過程中成為“薪”載體,甚至淪為變相送禮的“綠色通道”。這著實令人擔心。

  壓歲錢的“昨天、今天與明天”,見證傳統習俗的魅力與生命力,同時,不斷增添時代元素與新鮮內涵,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俱進。這也是很多歷史傳統的發展軌跡,之所以流傳至今的關鍵所在。現如今,壓歲錢出現了“薪”問題——一舉超過工資增長速度,超過CPI,並跨入攀比與人情債的軌道之中,如此“再苦不能苦孩子”,著實苦了家長與長輩。

  壓歲錢的“昨天”寓意深長。過年給壓歲錢,是一種千年流傳的民間習俗,是一個重要的年俗,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代表長輩對小輩最真摯的關愛與祝福。儘管有著封建迷信的成分,但良好的願望與祝福可是滿滿的。如果剔除迷信,保留關愛,壓歲錢的內涵將“很豐滿”。

  壓歲錢的“今天”喜憂參半。有媒體報道,隨著市面上兼具投資、理財及收藏等屬性的產品越來越豐富,不少人也開始“另辟蹊徑”,選擇一些更具意義和價值的東西來當作壓歲錢,往往既可以送出心意,還能夠送出“新意”。與此同時,不少人被壓歲錢“壓”彎了腰,陷入“人情債”之中,甚至淪為“年光族”;在人與人交往中,壓歲錢也成為相互攀比的工具,讓感情物化,令親情變異。最令人痛心的是,壓歲錢成為變相送禮的載體,甚至淪為腐敗的“杯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