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美國F35戰鬥機趕赴日本的基地。 |
國際軍貿交易周期長,容易受到國際政治、經濟乃至技術研發等因素影響,也留下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糾紛往事”。
賣家毀約
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爆發馬島戰爭,由於美國施壓和英法同盟等原因,法國凍結了戰前與阿根廷簽訂的軍售合同,扣壓了計劃交付給阿軍方的“飛魚”導彈。此外,法國還向英國提供了“飛魚”導彈的所有機密,讓英國人掌握攔截“飛魚”導彈的技術。英國根據法國提供的情報,派出特工扮成“飛魚”買家或賣家,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跟阿根廷人周旋,最終使阿根廷在戰爭期間沒能在國際市場上買到一枚“飛魚”。即便如此,阿根廷還是用僅有的5枚“飛魚”導彈擊沉了被稱為“皇家的驕傲”的英國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和大型運輸船“大西洋征服者”號,擊傷了“格拉摩根”號驅逐艦。
拖延交貨
在賣家延遲交付這個問題上,印度被俄羅斯“坑”得著實不輕。最著名的事件當屬俄羅斯幫印度改裝了8年之久的“超日王”號航母。由於故障頻出,工期一拖再拖,最後竟比原定交付時間晚了整整5年,改裝費用也從7.5億美元飆升到23億。即使對於渴求航母的印度來說,這一拖延也幾乎難以忍受。期間一度傳出印度要取消這份合同的消息。無獨有偶,印度在與以色列的預警機合作項目中,也是因為俄羅斯提供的飛行平台遲遲不能到位,而一再延後預警機的裝備時間。
研發受挫
頂著“世界戰鬥機”頭銜的F-35讓美國的盟友們大呼上當。研發之初,美國四處拉攏盟友加入F-35項目,先後有十幾個國家與美國簽訂採購合同。然而,就在大家望眼欲穿時,飛機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再宣布研發進度推遲,交付時間延期。憤怒又無奈的買家只能通過削減訂單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其中,急於擴充軍事力量的日本更是騎虎難下,因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給其兩個選擇:延遲交付或者立即交付作戰軟件系統存在缺陷的版本。付出了大價錢的日本也只能苦等美國加緊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