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帶一路”的巨大挑戰不宜低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9 09:38:25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隨著“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戰略的出台,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熱鬧了。目前,已有60多個沿綫國家和國際組織對“一帶一路”戰略表達積極態度。但隨之而來的是,這些國家的國內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等差異巨大,如何讓60多個國家“共舞”,如何保障中國向絲路投入資本的利益,挑戰巨大。

  美國《僑報》4月7日載文《“一帶一路”的巨大挑戰不宜低估》,文章說,根據官方規劃文件,“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戰略輻射面廣,受益面衆,能在沿綫各國增加收入、提供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這對亞洲乃至世界安全是個利好消息。但60多個國家政治文化背景和國家地區間經濟差異巨大,要想舞動好這兩條“絲帶”,中國的“長袖”需審慎准備。

  首先,是發展模式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30年積累下來大量資本、技術、裝備等優勢,而“一帶一路”沿綫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很大,借助“一帶一路”,中國已經過剩的資本和產能可以 “走出去”,沿綫國家也可以獲得發展的機遇,實現共同富裕。但各國國情區別較大,“一帶一路”戰略中包括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項目,中國能夠以強有力的政府為主導,在中國能夠成功的模式不一定在其他國家也能成功。

  其次,由於“一帶一路”沿路沿綫的合作夥伴中,許多是正處於社會和經濟結構轉型時期的發展中國家。它們在安全和發展方面普遍存在不確定性矛盾,其中地處中東、中亞、以及南亞這一“戰略不穩定弧”的國家尤其為此,有的甚至政局不穩。中國的資本、技術、人員投入到這些地區時,如何保障安全?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近期中國在墨西哥投資的高鐵項目、在緬甸的多筆投資都遭遇了問題。

  事實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既是一個發展的計劃,同時本身包含著中國對於周邊安全的解決方案。比如,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存在爭端,但菲律賓也納入“一帶一路”的範圍,加入亞投行,共同發展的需求更為迫切,有助於紓解政治爭端,促進地區和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