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微信朋友圈成健康類謠言重災區 轉發需三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0 16:09:02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如今微信朋友圈什麼最多,養生、“雞湯”、八卦嗑。微信朋友圈已成為健康類謠言重災區。而帶有好奇的點擊,未經核實的分享,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偽科學”的盲信者和傳播者。

  “致癌!有毒!!身亡!!!”“轉瘋了!震驚了!!99%的人都該看!!!”一些“高大上”的謠言,頂著看似專家或權威的帽子,大談養生與保健,其可信度很難被普通用戶甄別。

  日前,在中山大學舉行的“辟謠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食品健康類謠言成為轉發量最高的謠言。戳破朋友圈的“偽科學”,管理部門、新媒體和用戶需合力。

  謠言集中三大類

  微信謠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三類,這類文章往往帶有“致癌”“有毒”“身亡”等詞匯,喜歡用“100%”“第一”等誇大性詞語

  “我就是看看、分享,不評論。”60多歲的雲南省安寧市王大爺,在女兒的幫助下註冊了微信號,除了平時和孩子、老夥計們語音聯繫,最愛在朋友圈轉發文章。

  下拉幾個頁面,內容幾乎都和健康、養生相關;打開訂閱號,也幾乎都是醫療、保健類公號。仔細分析王大爺分享的文章,閱讀量基本都在10萬以上,不少文章下面還插入了廣告。

  這樣的現象並非個例。記者的微信朋友圈中便不乏分享健康文章的達人,頸椎病、減肥、美容,越是常見的健康問題,相關文章越多。不少文章宣稱,天天堅持某項運動或者吃某種食物,能夠根治某種疾病;還有各種用常識做“幌子”的科普貼,比如接聽電話用左耳更安全、晚上不宜洗澡;一些文章最後還推出某種保健品,稱集納了某些食物的精華,效果更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