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多極化是趨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4 00:19:58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研究員胡波(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 王永雪)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研究員胡波新書《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發布會在京舉行,他認為,中國已成為國際格局中多級中至關重要的一級。到2049年,海權會呈現多級化。中國在海上面臨的問題,需要重新塑造海上秩序來解決,需要新的國際海洋秩序。

  胡波表示,國際關係是體系,海洋國家強弱的對比,不僅是與自己比,還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而海權的地域概念比較薄弱,海權概念是不斷發展的過程。二戰前主要側重軍事方面,二戰後海權概念更加豐富,除了軍事力量外,還要考慮經濟與外交的力量。

  胡波對中國成為海洋強國持樂觀態度,首先,崛起中的大國,建設海洋強國,一般都成功了。其次,中國的體制具有優勢,能集中力量幹大事。但最主要的前提是建設海洋強國的方向要正確。

  胡波從軍事、政治、經濟三個角度闡述海上權力及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建設海洋強國的前提是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在和平的狀態下發展。海洋政治多極化是未來的趨勢,海權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技術很容易被複制、被追趕。

  從軍事角度講,美國的海權在近海遭遇挑戰,“我們應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海上力量”。胡波表示,我們要在“近海控制、區域存在、全球影響”方面有所作為,要在近海控制方面取得優勢,同時在西太平洋和北部印度洋保持有效存在,在全球通過軍事手段,擴大政治、外交影響力。

  從政治角度講,中國已成為國際格局中多級中至關重要的一級。胡波預測,到2049年,海權會呈現多級化。中國在海上面臨的問題,需要重新塑造海上秩序來解決,需要新的國際海洋秩序。

  從經濟角度講,胡波認為,隨著海洋政治從控制轉向發展,中國和平利用海洋空間發展海洋經濟的潛力越來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