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大艦隊時代到來 戰艦交裝直赴戰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2 08:51:55


解放軍一艘新型補給艦在船廠的建造畫面。
 
  隨著軍艦模塊化建造技術的成熟,批量建造生產使得該型戰艦在大江南北遍地“下餃子”。如今的戰艦模塊化建造如同搭建“積木”,重要模塊均已實現在不同車間分段建造,巨大的龍門塔吊將整齊碼垛的艦艏、艦艉、艦島模塊逐一合龍,再進行焊接和內部安裝等作業流程。

  中國海軍發展裝備任重道遠

  中國海軍裝備建設發展速度喜人,但仍屬於新世紀以來的補償式發展,今後還能發展多少?裝備家底有沒有實力追趕世界一流海軍?答案在現在和未來的航程上。

  如果單純以艦艇噸位和數量來看,中國海軍的實力還要繼續發展。《簡氏防務周刊》列舉數字證明,美國海軍艦艇總噸位為300萬噸,俄羅斯為110萬噸,中國僅為80萬噸。未來繼續增加艦艇種類構成和體系化發展海軍五大兵種裝備,是中國海軍比肩發達國家海軍的必由之路。

  嚴峻的海權形勢下,“建為戰”的鑄艦理念被主力戰艦緊缺的中國海軍奉為圭臬。信息化裝備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戰”的。回顧近期以來海軍裝備的發展,海軍新裝備部隊戰鬥力提升的脈絡清晰可見。面對與世界海軍強國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中國海軍既沒有亦步亦趨地尾隨西方強國搞追趕式發展,也沒有閉門造車地搞盲目的自我發展,而是放眼世界抓住戰略機遇期,主動提高海軍裝備建設的整體效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