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工商時報:從張夏會看兩岸關係的穩中求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26 09:57:26


 
  儘管如此,這次張夏會,仍然受制於當前兩岸關係敏感的氛圍,以致討論的態度偏於小心謹慎,會上達成具體結論的事項較少,只有陸客來台中轉,和金門引用大陸水等少數議題,當場獲得拍板定案,即將付諸實行,其他大部份議題都要留待未來,再作進一步討論或推動。 

  譬如,各界最關心的台灣如何加入亞投行議題,雖然這次陸方重申了歡迎台灣加入之意,但也強調要積極探尋“台灣以適當名義加入”的可行辦法;這表示台灣未來在亞投行的會籍名稱如何,是個敏感的政治問題,台方早已提出的“中華台北”稱法是否可行,這次也無法從張志軍口頭上得到答案。 

  社論說,此一情況,顯然和台灣2016年“總統”選情有關。直白地說,如果民進黨真會贏得這場“總統”大選,則陸方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的空間,勢必會採取“寧緊勿鬆”的態度;屆時台灣在亞投行的會籍名稱,有可能要被迫使用“中國台北”,而非“中華台北”,只是當前陸方不露口風。 

  其次,這次張夏會另有一個政治敏感議題,就是“兩岸互設辦事處”。這個議題,雙方已談了經年累月,但到這次張夏會,依然未能拍板定案,只作成結論說“盡速安排關於互設辦事處的第8次業務性溝通”。跡象顯示,陸方並不想太早讓兩岸雙方互設辦事處,原因應也是台灣明年初將有“總統”大選,若現在就互設辦事處,則那明年台灣派駐北京辦事處的代表,究為藍營或綠營,並不得而知,最好是把互相設處的事緩一緩。 

  社論說,在台灣大選因素影響下,兩岸不急著處理政治性議題,也有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在台灣內部引發無謂的政治紛擾,使兩岸關係可以穩定地“過渡”2016年大選。 

  這次張夏會小心謹慎地“去政治化”,各方都可以理解。只是,經濟性議題居然也被輕描淡寫,就有些不合理;像工商界最關心的兩岸貨貿協議,這次雖列進了議題,結論卻只是“持續積極推動,盡快達成共識”,並未有更具體的進展。 

  社論說,難道說,今年的兩岸制度性經貿合作,也要受制於選舉因素,而無法邁開大步嗎?如是這樣,則兩岸關係即是過度求穩,很難期待會有新的突破了。為了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我們建議年底前還能再舉行一、二次“張夏會”,為雙方經貿合作建構更穩固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