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媒關注中日財長“積極對話”表示關係回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8 09:17:37


  中評社北京6月8日電/“中日關係緊張緩解,亞投行問題對立轉向合作”,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日財長對話引發日媒高度關注,紛紛表示此次對話成功舉行,釋放出中日關係回暖的信號。不過也有媒體稱,中日關係仍存在“橫溝”,對於兩國是否能步調一致有待觀望。

  據《日本經濟新聞》7日報道,時隔3年2個月,中日舉行財長對話會,並發表共同文件,“進一步深化了兩國之間在金融領域的實務合作”。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會上表示,中日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各自經濟的健康發展對雙方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義,他建議雙方積極共同推進亞洲和全球經濟治理。在對話會上,日本向中國說明了要在今後5年內對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11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談到亞投行,中國表示向未加入的日本“敞開大門”。報道稱,中日在共同推進基礎建設方面達成一致,顯示出“關係和諧的姿態”。共同社稱,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對此次對話會做出積極評價,表示“亞投行作為一種方案,提出來是好事”。

  不過,《日本經濟新聞》稱,爭奪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主導權,依然是兩國關係的“火種”,而且在安倍晉三今夏發表戰後70周年談話前,雙方就歷史問題的“神經戰”還會持續。《讀賣新聞》7日報道稱,就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主張提供優質基礎設施的日本和試圖推進低成本快速建設的中國仍存在分歧”。

  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庚欣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日本在一定程度上積極評價亞投行,但日宣布的1100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表明它決定追隨美國,近期加入亞投行不太可能。庚欣認為,跟日本3000人訪華團一樣,中日財長對話會預示著中日關係的微妙改變,表面上緩和的跡象越來越多,但雙方關係的負面因素仍然存在。

  (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