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湯家驊牽頭新智庫 盼與中央有得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8 10:24:29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經過數個月籌備,由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阿湯)牽頭的新智庫及議政平台“民主思路”(Path of Democracy)成立,並於昨日下午低調地舉行簡單的成立儀式。據悉,智庫及平台約有20名成員,包括學者、不在“政治風眼”的反對派中人,以及有“建制派色彩”者。有政界人士指,該平台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台,或多或少是有人希望趕上“尾班車”,在政改問題上“發一發聲”,向中央發出“我是中央的‘朋友’,‘有得傾’”的信息。不過,由於大部分參與者都不是站在“政治最前線”者,相信能發揮的政治能量有限。

  湯家驊成立的“民主思路”昨日僅發放了成立儀式照片,簡單交代該平台昨日成立,而有關平台的成立詳情則會在今日舉行的記者會交代。有政界人士向本報透露,該平台成員以反對派中的“溫和陣營”為主,但他們已是“退下前線的資深政治人物”,有從政知識及經驗,卻沒有政治能量。

  該平台有學者參與,初步包括學者陳祖為、葉建民、宋恩榮等。但該政界人士認為,自從“佔領”行動後,大學界已經四分五裂,很多學者都已經失去了最初積極尋求理性及符合法律原則政改建議的熱誠及衝勁,故對該平台在政改問題上的“實際作用”不大。

  為何該平台在政改關鍵時刻成立?該政界人士指,成立平台的湯家驊,已經和其他反對派中人“分道揚鑣”,根本無法鼓動其他反對派議員支持政改方案,故他認為或有人要把握“尾班車”機會,事先儲備“政治本錢”,“如果在政改方案表決後成立,市民對討論政改的熱情可能會冷卻,該平台就會失去話題性。”

  他續說,該平台成立另一目的,是要向中央發出“信息”,表明他們和其他反對派中人有很大分別,是“有得傾”的,即使是次政改方案被否決,他們仍希望與中央繼續就不同事務溝通。

  有參與該平台者透露,自3月首次碰頭討論成立該平台以來,每次聚頭會議事前均沒有任何議程、討論內容等,會上大家只是輕鬆地發表意見,目前為止,大家討論的仍然是坊間過去提出的政改方案,沒有任何新思維,故大家不要期望該平台在政改關鍵時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來源:文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