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洋局:南沙島礁擴建未影響珊瑚礁生態系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1 10:41:12


 
  2.南沙群島珊瑚礁生態系統概況

  南沙群島呈現典型的熱帶珊瑚礁群島的景觀。為了做好該區域的生態保護和利用工作,我國有關部門自1955年以來就組織開展了大量科學考察和研究工作,對於珊瑚礁生態系統特征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據研究,南沙群島海域擁有腔腸動物、多毛類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棘皮動物、苔蘚動物、大型藻類等門類的底栖生物計309個科837屬1444種。據估計,南沙群島淺水造礁石珊瑚種類數目介於127種和200餘種之間。珊瑚分布空間差異性明顯,一般礁前向海坡、潟湖內的珊瑚種類多、覆蓋率大;礁坪隨潮汐周期而出露,水淺、外力作用較強,珊瑚種類最少,其覆蓋度比潟湖內低。研究表明,南沙島礁附近水域不是一個封閉的水域,其營養鹽和餌料生物可不斷從周圍海域得到補充。

  近百年來,由於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環境因子包括水溫、環流模式、海洋化學、海平面、熱帶氣旋和異常的氣候等發生了變化,嚴重影響了珊瑚礁生物群落的分布、結構和功能。加之過度捕撈、非法破壞、過度旅遊開發活動等人類活動影響,全球珊瑚礁已發生嚴重退化。即使被認為保持原始狀態最好的澳大利亞大堡礁也顯示了系統的退化,加勒比海地區珊瑚礁發生災難性退化。

  我國南海的珊瑚礁數量和種群也呈現出急速下降的趨勢。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環礁和群島海域,在過去10-15年中上述海域的珊瑚覆蓋率已經從60%下降到20%左右。退化的原因以自然因素為主,人為因素主要為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