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對華“建設性接觸”共識瓦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7 08:48:17


美軍技術人員20日在偵察機內搜集南海情報信息。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美中關系已經失去戰略政治理由——將美中聯系在一起的共同威脅蘇聯已不複存在。1971年,尼克鬆總統提出對華開放政策,希望借此將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變為美國的外交夥伴,一個接受美國的價值觀,甚至可能實行美式民主的國家。

  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2日載文《中國能被遏制嗎?》,文章說,今天,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看到中國挑戰美國在亞洲的地位,這個前景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遙遠。亞洲問題專家白邦瑞(邁克爾•皮爾斯伯裡)在其新書《百年馬拉鬆: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秘密戰略》中寫道,中國“幾乎讓我們所有美好的期待都落空了”。

政策面臨轉移

  美國外交政策到了一個轉折點,政界分析人士開始摒棄冷戰時期的思維,討論遏制中國政策的必要性。曾因受益於美中“建設性接觸”而堅定的美國政界對華政策共識已經瓦解。

  自尼克鬆政府以來的歷屆美國政府,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政府都堅信,接觸是推動中國自由化的唯一現實途徑。卡特將尼克鬆的這一政策傳給裡根,小布什又將這一政策傳給奧巴馬。

  美國對華政策的混亂在最近幾個月尤其明顯。主要學術機構和智庫紛紛發表報告,提出從軍事上退讓到全面退讓的各種建議,但這些建議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即對現在的美中關系感到悲觀。

  亞洲人也對中國的行為和意圖感到擔憂。隨著中國加強海軍建設、擴大艦隊遠洋航行能力并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日趨強硬,美國的亞洲夥伴和盟友紛紛向美靠攏以尋求保護。

  美國正在阻止這一趨勢。美軍將把先進的作戰艦船部署到新加坡,在澳大利亞部署海軍陸戰隊,并向菲律賓派遣軍事顧問,以安撫緊張的亞洲盟友。

  而中國則堅信,美國正在尋求遏制中國的政策。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最近在哈佛的一項研究中總結道,中國人認為美國的目的有5點:孤立中國,遏制中國,削弱中國,從內部分裂中國,顛覆中國的政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