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撰文談國際產能合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8 13:56:11


  
  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契合一些國家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現實需求。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過度發展虛擬經濟的危險,各國紛紛聚焦實體經濟,出台一系列製造業發展戰略及規劃。對於正在積極推進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建設一大批緊缺實用的生產線,或是就地建設產業園區,進行資源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帶動合作雙方中小企業和配套產業發展,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正如一些拉美、非洲朋友所說,開展產能合作為有關國家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帶來新的契機,雙方攜手拓展基礎設施、工業等領域產能合作,有助於推動實現地區整體發展繁榮,實現共同發展。

  當然,即使是做好事,有時也難免被雞蛋裡挑骨頭。尤其這些年,似乎中國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人戴有色眼鏡、拿挑剔眼光來評論。有些人提出“中國輸出通縮論”“中國出口過剩產能”等論調,仔細推敲根本站不住腳。目前一些國家和地區面臨通縮風險,根源在於始發於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以及危機後一些發達國家過度依賴非常規貨幣政策,沒有找到病因,未真正實行結構改革。有的國家還出於一己私利,搞貿易、投資保護主義,結果既損害了別人,也救不了自己。

  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只有充分流通聯通,優勢互補,保持開放,才能讓世界經濟之水活起來。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目標上強調合作共贏,在自願、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對接雙方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不追求單方面受益,實現雙贏、多贏和共贏;方式上突出開放包容,不搞排他性和小圈子,按國際規則辦事,重在發揮各國比較優勢,通過產能合作,可將中國製造業的性價比優勢同發達國家的高端技術、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三方合作新範例;內容上注重綠色環保,走向國際市場的不是落後產能或淘汰產能,而是與許多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需求高度一致、不折不扣的優勢產能、先進產能、綠色產能。

  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恰逢其時,大有可為。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