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說,除了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企業真正要邁向中高端,還需要把開向世界的門打得更開,向世界學習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我們30多年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國製造2025’必須有外國企業、先進企業的參與。”總理說,“你們一直問,如何成為中國本地化的企業?我在這裡重申,只要在中國註冊的企業,不管是合資還是獨資,都是中國企業,這個原則我們會繼續堅持。”
總理說,目前,國內的一些觀念、規章還有不完全適應的地方,但政府會逐步推進規則修改。同時,中國也在逐步探索,建立上海等四個自貿區,並且逐步向其他地區輻射、複制,這就是要讓企業享受到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他強調,中國既要調動國內十幾億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又要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根據統計數據,外國投資進入中國的金額還在持續增長,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外國企業進入中國。”
國際產能合作:“三方共贏”的全新藍圖
李克強總理還向跨國公司的CEO們勾畫了一幅全新的藍圖:過去30年,外資企業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贏得了驚人的增長和利潤,而現在,由中國總理推動的全球產能合作浪潮中,他們將擁抱一個面向全球的更加巨大的市場。
“剛才有幾位企業家提出來,希望和中國一起開發第三方市場,我覺得這是一個大題目。”總理說。
李克強說,當前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乏力,不確定因素不斷顯現,在這一背景下,世界應該共同攜手應對挑戰,而企業界在這一過程中更有力量。
“大家回想一下,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教訓,雖然表面上是監管缺失,實際上還是缺乏對實體經濟應有的扶持。”李克強說。“目前,發展中國家在推進工業化進程,發達國家也在推動‘再工業化’。而中國處於工業化中期,有豐富而有優勢的產能,發達國家有先進的技術,只有雙方攜手,共同對接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就能取得三方共贏。這也是頂住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劑良方。”
在此前的歷次出訪中,李克強總理“超級推銷”中國裝備令人印象深刻,而現在,他又向更多跨國企業發出了“第三方合作”的邀請。
“我們正在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中國裝備雖然性價比高,但核心技術還需要發達國家企業,包括在坐的很多製造業企業家。我們一起合作,這樣既有性價比優勢,又有核心技術保障,能夠開拓廣大的第三方市場。”總理說。
他精煉總結稱,在"國際產能合作”的框架下,發展中國家有需求,中國有優勢產能,發達國家有先進技術,這是“三方共贏”。而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國際產能合作將會有力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當然,這對中國本身也有利。”李克強最後說,“產業輸出的過程有利於智能轉型、綠色發展的升級。同時,在全球市場接受檢驗,也有利於倒逼中國經濟升級,倒逼‘中國製造2025’真正實現。”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