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香港市民兩年後普選特首的希望,已隨立法會上周表決幻滅;爭議衍生的餘波,卻繼續一浪接一浪。公民黨議員湯家驊辭職退黨,凸顯泛民主派陣營內部矛盾;建制派內部矛盾亦從投票“甩轆”和群組談話洩密而暴露出來,甚至燒到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身上。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指出,建制派向來不是鐵板一塊,背景由傳統親北京左派,到商界和前公務員都有,不同政黨又代表不同的階層利益,大家各有所屬,各懷盤算,故此在互相協調和指揮領導方面,存在先天性困難。
建制派未能團結一致,各要壯大自身勢力,在幾次選舉都不易擺平,到二○一二年的特首選舉更是撕裂得厲害。雖然梁振英當選後表示希望只餘一個“香港營”,實際上不止泛民和建制陣營間鬥爭激烈,連建制陣營內部都面和心不和。箇中矛盾,在今次政制發展投票“甩轆”後的各方反應和動作,暴露出來。
爆料出賣盟友損互信
今次建制派立法會通訊群組內容曝光,泛民樂見對方陣營有“內鬼”爆料,建制派內不少人則不滿爆料者出賣政治盟友,違反基本政治道德操守,為自己的盤算而罔顧大局利益,破壞陣營內部互信。
英美政府有強大執政黨作為施政後盾,本港法例規定特首不能夠隸屬任何政黨,以免受黨紀約束,目的是要做到公正均衡各方利益。在這種局限之下,政府要得到議會支持有效施政,就需要有實力強大和穩定的建制派支持,發揮“類執政黨”的效能。
建制派內部協調鬆散,更沒有人能夠擔任“黨鞭”角色。最大的協調力量,不是來自陣營內部,而是來自中央政府。中央多次呼籲建制派團結,卻都未能消除“內訌”的憂慮。
中央將更積極協調
今年三月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在北京召開期間,人大委員長兼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人張德剛,會見包括本港多位建制派重量級人士的政協委員時,形容今年是本港一國兩制實踐和特別行政區發展的關鍵階段,要力抓好兩個“硬任務”,其一就是政改,其二是隨下半年區議會選舉將開啟香港新一輪的選舉周期。
現在第一項任務完成不了,雖然建制派陰差陽錯,導致投票比例上輸得難看,至少政改決議案遭否決非因內部不團結而起,就算所有建制派議員都出席投下贊成票,都不足以達到通過方案所需的三分二門檻。
第一項任務失敗後,第二項任務,即打好“新一輪選舉周期”的大小戰役,益顯重要,建制派是否團結,對戰果有決定性影響。以今天這樣的局面,中央勢必更加積極協調。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昨晚與建制派議員茶,非為興問罪之師,而是為了促進和解團結。但是,要做到建制派同仇敵愾,恐怕仍然是非常艱難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