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軍機南海東海維權遭外機亮導彈示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7 08:12:57


 
  “隔得最近時,外國的戰鬥機離我們只有二三十米,駕駛員都能互相看見”

  戰機飛行在數千米的高空。54歲的領航員張國新透過座艙玻璃向下望去,大海平靜地像個熟睡的嬰兒。幾艘貨輪如玩具般大小,拖曳著長長的航跡在碧綠的海面蠕動。除了氤氳的霧氣稍微影響視野,這樣的好天氣實在沒什麼可抱怨的了。

  但張國新知道,大自然並非永遠都這麼友好。這位曾多次赴東海、南海執行任務的特級飛行員明白,惡劣的氣象能夠對飛行產生多麼巨大的威脅。

  特別是在波詭雲譎的南海。往往戰機從本場出發時還是晴空萬里,但飛行兩三個小時就可能遇到雷雨天氣。在這片廣闊的海域,氣象預報也經常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陰晴。

  2001年,副師長張新起和他的戰友們就在這裡遭遇過氣象險情,“整個機組差點回不來了”。儘管過去14年,再次談起那次經歷,他仍心有餘悸。

  張新起接到的是2000公里外的某島礁巡邏任務。出發時機場天氣不錯,但當時沒有氣象台,只能通過衛星雲圖大概了解2000公里外的天氣。他記得,前往目的地的航線上“全是不成塊兒的碎雲”,雖然不太理想,但並不妨礙飛行。

  當執行完任務返航時,一切都變了。在低空隨意飄蕩的小塊雲朵頃刻間聚成遮天黑雲,並招來雷雨和閃電。

  繞是繞不開了。擺在機組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從雲層中穿過,要麼尋找淺灘迫降。

  淺灘迫降雖然在教科書中學過,但誰都知道,一架體量如此巨大的戰機迫降在凹凸不平的灘塗上意味著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