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星島日報:急救股市 難為了“央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5 17:16:39


 
  內地監管部門看到這方面的風險,要作出整頓,但是大鱷則看準政府兩難之處,在股市調整時不惜落井下石,以逼使政府為救市而連環出招放寬銀根。單是上周末至今,利好股市的政策接二連三,減息,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減證券交易費,放寬孖展沽空強制平倉限制,還傳有“國家隊”入市買股。

  市場健康有賴做好監管

  到周六,繼一周以來連串措施無效後,終於出撒手斥巨資入市,不過由證券商出面,未經證實的消息更指總理李克強為股市大跌震怒,籌集各方的資金達一點七萬億元人民幣。此外又再暫停新股招股,為了保住市場化這外衣,這次不由交易所或中證監公布,而是由公司以市況不明的原因,自行宣布撤回,當然,內地亦盛傳是當局要求公司這樣做。與此同時,放出消息透露正調查近期大戶沽空期指有沒有違規操縱市場。

  不少在這輪跌市中持有“蟹貨”的內地散戶,樂見政府與“空軍”博弈,他們已經形成強烈的倚賴政府心態,有如患上王子公主病的港孩事事倚賴家長,希望政府為他們出頭打勝仗。他們只看到港府當年“打大鱷”得勝,卻忽略了兩點重要事項。

  其一是港府當年所用資金遠超預算,若非碰上俄羅斯賴債令大鱷後欄失火,最後大鱷與港府對賭誰勝誰負很難說。

  其二是港府入市只是金融體系有崩潰風險下的權宜之計,絕對不容入市成為規律,港府在市場回穩後即部署有秩序退市,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和監管層面作出連串改善,堵塞讓大鱷雙邊操控的漏洞,並與各地政府合力鞏固和提升應對大鱷狙擊的實力。這才是內地在開放金融市場的過程中,面對市場異常波動須借鏡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