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復旦80後研究團隊"拿下"MERS成果轉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6 11:27:42


 
  三個月後,研究成果初見雛形,後續實驗接連展開。姜世勃評價:成功研發出抗MERS病毒的多肽抑制劑,除卻起步早,團隊在多肽領域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至關重要。經驗使團隊迅速預測到MERS病毒至關重要的關鍵結構區域:受體結合區域和S2融合六螺旋區域。從這一出發點突破,最終厚積薄發成就出色成果。

  “不拘一格”給年輕人機會

  早年,姜世勃教授因研發抑制劑治療艾滋病等,已在國際領域聲名鵲起。他以“千人計劃”學者身份,完全可以招募到資深研究者,但他並未這樣做,而是選擇放手、大膽地吸收年輕血液。正因此,這支團隊亮相時,許多人不由驚嘆,“居然這麼年輕!”

  姜世勃重用年輕人的理由很簡單,“培養學生,失敗並不奇怪。我們不能因為失敗,就不給年輕人機會。”他看中的兩位骨幹研究員陸路和應天雷,都是“80後”,他們非但有吃苦耐勞精神,同時具備極強的組織課題、演講能力,參加國際會議時擅長與人打交道。姜世勃坦言,為思路活躍的年輕人搭建施展才華的最佳空間,復旦大學提供了良好契機。

  在研究對付MERS病毒的全人源抗體時,應天雷每天處理幾百毫升人體血液,導致有段時間他一看到肉類食物就反胃。實驗中,一個步驟涉及到人體RNA樣品的處理,由於擔心RNA易被降解,應天雷將本來需要一周多完成的實驗,索性壓縮至三天內完成。30多個小時沒合眼、連續實驗,導致他患上結膜炎,雙眼布滿血絲。功夫不負有心人,由應天雷等研發的抗體庫,後來被證明具有極高容量和質量,從中,科學家非但篩選到了針對MERS病毒的高活性抗體,還篩選到針對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一系列高活性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鮮有人知曉,引進兩員“幹將”,復旦大學突破了固有用人標準。作為國內外知名學術單位,復旦大學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吸引了眾多人才的競相申請。陸路、應天雷申請時,因一些論文還在整理,尚未來得及在國外發表,部分標準尚不達標。姜世勃教授執著地提出破格引進,並極力說服院系。最終,兩人以出色成績回報了老師當時的用人魄力。據悉,目前團隊還在積極聯繫新的人才,希望更多優秀的年輕血液充實進來,讓思想碰撞產生更璀璨火花。

  成果轉化期待“識貨”廠商

  而今,由姜世勃團隊與美國科學家聯合研發的針對MERS病毒具有高抑制活性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m336),是目前針對MERS病毒最好的候選治療藥物之一,它具有極強的病毒中和活性。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抗MERS病毒多肽抑制劑(HR2P-M2),則可有效保護動物免受致死劑量的MERS-Cov攻擊,可明顯降低易感染動物肺部的病毒載量。姜世勃解釋,前者可用來治療患者,後者則更側重於預防。

  陸路自豪地說,多肽抑制劑的研發靈感、設計均來自於國內,實際工作也主要由國內團隊完成。目前,多肽抑制劑已獲得國際專利,並在開展更深入的動物實驗。而全人源單克隆抗體是中美科學家合作產物,目前成果也正準備申請國家專利。

  眼下令姜世勃有些犯愁的是,來自實驗室的科研技術實現成果轉化,關鍵一躍“力氣”還顯不足。他掰著手指算,一般科研技術應用到臨床,大約需要6至8年,其中包括動物毒性試驗、GMP條件下生產批准、藥物代謝動力試驗等,整個過程嚴謹、漫長,這需要“識貨”的合作廠家、更需要充足的支持資金。迄今為止,關於多肽抑制劑的成果轉化,國外廠家意欲合作,提出要求過於苛刻;而國內廠家鮮有產生興趣者。姜世勃坦言,“技術的含金量已毋庸置疑,可要是轉化不到臨床,技術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

  專家表示,應對新型傳染病,防範有時更為重要。高瞻遠矚投入資金實現成果轉化,未來或許能實現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來源:解放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