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詞,絲綢之路經濟帶。
前年秋天比什凱克峰會上,習主席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倡議。此次烏法峰會上,時光流轉,參會領導人幾乎異口同聲,讚賞並希望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這一重要倡議”進行戰略對接。
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都位於古絲路沿線。經濟上,中國也成為多數成員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一帶一路”幾大走廊雛形漸顯。
中國南部,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如火如荼。習主席同印度總理莫迪會見中,用很大篇幅談到走廊發展;
中國西部,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碩果累累。習主席同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會見時,深入交流走廊前景;
中國北部,中俄蒙經濟走廊邁出重要一步。峰會期間舉行三國元首第二次會晤,簽署中俄蒙發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線圖,並啟動編制建設走廊的規劃綱要。
如何將成員國優勢潛力轉化為經濟效益?習主席講話中,頻頻使用三個字:“中方願”。
產能合作,“中方願根據市場原則,推動在每個成員國建立合作園區”,“願共享先進技術和成果”。
互聯互通,中國作出表率:“在未來幾年,推動建成4000公里鐵路,超過10000公里公路,基本形成區域內互聯互通格局。”
暢通融資渠道,亞投行、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金融平台可以借助,他也提議,“爭取早日建成本組織自有融資平台”。
兩個層面:區域和國際
有人說,上合組織樹立了平等相待、合作共贏的新型國家關係典範。
烏法峰會的會議方式,可謂觀察上合組織前行的一個微觀樣本。
“會中會”,盤活內部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