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華社評論員:把握發展大勢 堅定中國信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6 09:54:01


 
  面對前路漫漫,一些人可能心存焦慮。其實,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短期看可能是嚴峻的,需要認真對待,但如果用歷史的眼光、政治的眼光,把短期、中期、長期結合起來看,這些問題不過是階段性的現象,只要把握好,完全可以平穩解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四個“沒有變”,深刻分析、準確研判了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總體特征,是我們辨明發展大勢、增強發展自信的客觀依據。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把握這樣的發展大邏輯放眼未來,我們擁有充滿“中國信心”的巨大底氣,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正與信息化加速融合,不斷創造新動力;全社會創新創業的“創時代”來臨,不斷激發新活力;“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戰略穩步推進,不斷拓展新空間。我們擁有充滿“中國信心”的澎湃動力,“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經濟社會長期發展注入動力、夯實基礎,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制度支撐,讓發展擁有了更大的機遇和更廣闊的前景。正所謂潛力深厚,未來走勢可期;行穩致遠,發展前景光明;乘風破浪,何懼中流擊水。

  “中國經濟韌性十足,完全可抵禦經濟結構再平衡過程當中出現的經濟波動。”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阿豐采夫如是說。“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從‘量的擴大’向‘質的提高’的重要轉折期。”這是日本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江原規由作出的判斷。“雖慢,但更好。中國經濟正由數量型增長轉向質量型增長。”一位德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這樣認為。國際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日益看好中國,我們更沒有理由看空自己。

  事非經過不知難。多年來,我國經濟就是在一次次闖關奪隘中發展壯大的。實現“十二五”圓滿收官,為“十三五”開局奠定良好基礎,事關發展全局。我們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又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更加注重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在穩增長、促改革上再鼓一把勁,在增活力、強動力上再添一把柴,在調結構、惠民生上再加一把力。幹與不幹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關鍵靠各級領導班子帶領幹部群眾共同奮鬥。不斷提振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增強改革落地能力,我們就能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