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鐵沙中線工程與保育未達共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7 09:57:59


  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去年港鐵沙中線工程挖掘出大量文物,令不少人再次關注該區的文物保育工作。有團體的調查發現,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優先保留沙中線的出土古物,故促請政府應及早制定文物保育政策,以及在區內設立文物徑,加強市民對文物古蹟的認識。但有逾三成人表示,不能接受因保育原因導致港鐵工程延誤。負責調查的九龍城古物古蹟關注組已將結果及建議,提交予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古諮會跟進。

  九龍城古物古蹟關注組在今年6月,以街站形式訪問152名九龍城區居民,了解市民對現存九龍城古蹟的看法,以及市民對該批古蹟在未來保育的關注程度及取態。結果發現有39%受訪者認同,在沙中線工地出土的古物是值得政府優先保留,36%人則認為沙中線的建造過程與古物保育是可以並存,但同時有34%受訪者認為,不能夠接受港鐵工程因保育問題而延誤。

  調查亦顯示,逾六成受訪居民對區內古物古蹟只有一般(32%)及不熟悉的程度(34%),另有43%受訪者認為區內推廣及保育工作做得一般。九龍城古物古蹟關注組召集人陳東岳認為,數據反映政府在文物教育及推廣上有不足之處。

  倡建文物徑 育港人歸屬感

  陳東岳續指,自清朝開始,九龍城已是香港政治及文化的核心區域。雖然區內有眾多古物古蹟景點,包括4幢法定古蹟及31幢已評級的歷史建築物,其分佈卻相當零散,故建議由政府牽頭,在政策層面上協調各部門,為整個九龍設立完善文物徑,如設置路標、腳印及顏色地磚等,讓市民可跟隨指示遊歷古蹟。他亦期望藉文物徑加強市民對古物古蹟認識,“了解自己的根在哪兒”,以培養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