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上海半年內多名廳官離職,公務員下海潮來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8 11:19:57


 
  這個年輕人一個月前報名參加了上海財經大學創業學院的“匡時班”,決定“憑本事”創業。“我本來就喜歡公益,招募過一兩千名志願者,想把新項目和志願者資源整合利用起來。”他很慶幸,自己在當公務員時,沒有花多少精力鑽研升官,而是把時間花在了公益組織上,“至少出來創業,有真朋友。”

  倪星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國目前的確沒有一套完善的公務員晉升機制,公務員能不能提拔,不確定因素太多,“幹好幹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進入領導的視野。提拔主要依靠領導的注意力,沒有多元化機制”。

  據他介紹,在一些歐美國家,公務員主要分為政治與行政兩條線。政治線選拔政府主官(即地市、各部門正職官員),即使是一個18歲的年輕人,只要選票足夠,就能擔任;行政線為常務副職以下的職業文官,這些人主要依據年資來晉升,論資排輩。但在我國,這樣的分條線方式,並不適合國情。

  另一個“大問題”是評價,一個企業可以按照產品的盈利情況以及每個環節工作者對產品的貢獻度來評價一個人該拿多少錢,但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卻無法定價、無法測量,“公務員幹的事,到底對世界有什麼效果、他貢獻了多少,沒法測量”。

  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些國家曾嘗試破題,比如按照項目執行情況來估價,政府部門如果可以節省預算,省下的錢可以用來發獎金。但這種做法,爭議極大。

  “公務員離職,對個人是好事,對政府而言,雖然整體影響不大,但需要多反思。”倪星說,總體而言,公務員中的精英還是很多的,甚至“有浪費”,他們適當流向社會是件好事,應予以鼓勵和支持。

  據上海某區發改委工作人員透露,此前該區曾考慮在科創人才優惠條件中,出台有關“公務員創業保留一定時間崗位”的措施,但後來出於種種壓力未能寫入。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