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抗戰記憶:八路軍軍歌 唱響民族擔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5 11:30:53


八路軍(來源:網絡資料)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巍巍長白山,滔滔鴨綠江,誓複失地逐強梁,爭民族獨立,求人類解放,這神聖的重大責任,都擔在我們雙肩。”這是《八路軍軍歌》的尾句,歌詞催人奮進,旋律慷慨激昂,曾經是動員和激勵廣大軍民團結抗戰、奮勇殺敵的精神食糧。

  據新華社報道,歌詞中提到的山河壯麗曾被記錄在畫上,曾在詩中被反覆誦讀,更被長久地記錄在旋律裡——使得今天的我們,能夠不斷吟唱、不斷回憶起祖國江山的遼闊和美麗。

  一首《八路軍軍歌》,用它鏗鏘有力的旋律,時時刻刻提醒著人們:被銘記的是那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歷史記憶和用血肉之軀保衛家園的威武之師。

  《八路軍軍歌》創作於1939年秋天,作為《八路軍大合唱》八首歌曲中的一首,由公木作詞,鄭律成譜曲,八首歌在兩個月內迅速完成,八首歌曲意在與八路軍的“八”相合。《八路軍軍歌》描述了工農紅軍完成艱苦卓絕的長征之後,在國家危難、山河破碎之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奔赴戰場,共禦外侮,經過浴血奮戰,不斷成長為一支銳不可當、頑強善戰的英勇隊伍。

  《八路軍軍歌》一經推出,就在抗日根據地廣為傳唱,並作為經典流傳至今。這首歌還獲得了由延安五四青年獎金委員會1941年評定的音樂類甲等獎。

  《八路軍軍歌》其實有著豐富的內涵。其中提到的平型關大捷,就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歷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勝利。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成功運用游擊戰,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伏擊日軍,取得了抗日戰爭首勝,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軍隊的士氣和人民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決心,同時證明了游擊戰在敵後戰場作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副教授翟社泉認為,《八路軍軍歌》末尾的這句“爭民族獨立,求人類解放,這神聖的重大責任,都擔在我們雙肩”,除了鼓舞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禦強敵,爭取民族獨立,更是將“人類解放”作為八路軍的神聖使命,體現了超越民族和歷史的理想情懷。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這樣的責任擔當彌顯珍貴,更需要後輩緬懷和傳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