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談抗戰劇:“雷劇”是其深層的價值迷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7 10:40:53


 
  回歸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

  對於創作者來說,抗戰歷史是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篡改,任意而為。國仇家恨、生死存亡、敵我對決,這些是抗戰題材文藝作品吸引人的重要內核,但為了吸引人,違背歷史事實地大肆渲染、拼貼、嫁接,已經構成當下抗戰劇創作的潛在風險。要擺脫這種創作風險,走出創作誤區,培育抗戰劇的扎實之作、誠意之作、精品之作,必須回歸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重拾人文情懷,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真實是歷史的贈予。對抗戰歷史有總體性的把握,對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有最基本的判斷,無論何時,這一創作起點不能模糊。多年來,歷史普及也好,專業研究也罷,都為今天的我們了解抗戰歷史提供了厚實的史料基礎,抗戰劇創作不能置一切推動歷史發展的努力於不顧,置新時代下一個不斷確認的文化自我和國家民族的精神傳揚於不顧。從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出發,尊重歷史事實,全面認識戰爭性質,堅持正義與和平,深入歷史進行藝術探索,才是抗戰劇創作應有的理性。

  寄寓於“小歷史”中的人文情懷,是未來抗戰劇緊密聯繫觀眾的重要紐帶。大歷史綿延不絕,恢弘開闊,是我們培養歷史認知的重要依據。與之相比,凝結在個人身上的小歷史,更為個性、生動、多樣,能夠傳達出微妙的時代表情、歷史神韵和社會氣息,也是歷史題材作品吸引觀眾的重要緣由。創作者若能靜下心來,投入更多精力到人物塑造上,以小見大地挖掘開發,從史實中打撈特色鮮明的人物和故事,並且深入人性深處,相信可以賦予作品更多的理解維度和闡釋空間。抗戰劇的創作創新不僅要從內容上著手,也要重視藝術手法問題。當前的一些創作者對小歷史不屑一顧,創作之路越走越窄。事實上,真實歷史中所蘊含的複雜命題,還遠遠沒有挖掘充分。

  抗戰劇既是面向戰爭與歷史的表達,也是面向藝術與審美的創造,更是面向時代與人民的傳播。作為這個時代重要的文化產品之一,抗戰劇必須承擔起文化傳播、價值引領的作用。只顧收視率,一味迎合觀眾市場,滿足於數量而忽視質量,為眼前利益放棄長遠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是自掘墳墓。從價值傳播的角度,引導抗戰劇的創作生產,加強相關的批評引導,是未來電視劇發展的一個努力方向。用好作品感染人、鼓勵人、引導人,抗戰劇大有可為。期待有更多優秀作品傳達出我們對抗戰歷史的敬意,熔鑄起民族自強向上的昂揚精神。

  (作者丁亞平,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