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煥發“傳統引擎”的澎湃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0 09:57:08


 
  “我們老說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投資增速下降是因為內需不足,但事實上,中國老百姓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缺口依然巨大。”李克強總理在一次常務會上鄭重提醒道。

  李克強提醒參會各部門的負責人,要認真研究過去經濟社會發展還有什麼“欠賬”,有哪些需要補上的“短板”,要把這些需求挖掘出來,通過供給引導需求潛力的釋放。

  ■ 既是支撐投資的新增長點,也是老百姓翹首以盼的民生需求

  針對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的短缺,李克強總理曾列舉過這樣一組數據:目前中國公共設施的存量僅為西歐國家的38%,北美國家的23%,服務業水平比同等發展中國家還要低10個百分點,而城鎮化率則比發達國家低20多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當李克強總理提出“改造傳統引擎”這一概念時,中國經濟傳統的投資驅動模式正呈現出典型的換檔期特征——2015年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8,跌破榮枯線(50)的數據顯示出中國製造業正面臨著巨大壓力。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意味著總理應對當前經濟下行的對策已然成型。”一篇文章分析道,“過去一些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引擎在相繼失效,但中國需要保持一定的GDP增速,並以此確保就業和發展,並為更多改革舉措推進創造物質和財政條件,而改造傳統引擎便是李克強給出的解決方案之一。”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常務會議上,李克強進一步明確將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並稱為改造傳統引擎的“三大支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