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天津爆炸調查應指向權力尋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8 10:17:56


天津爆炸事故現場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距離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已過去了5天。截至北京時間8月17日中午,根據官方通報的信息,天津港瑞海公司爆炸事件已造成114人死亡,70人失聯,698人住院治療。無疑,這是中國近年來人員傷亡最為慘重、事故狀況最為複雜的公共安全事故之一。

  美國《僑報》8月17日載文《天津爆炸調查應指向權利尋租》,文章說,據中國媒體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爆炸現場的滅火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但此次重大事故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顯然一時半會還無法結束。要想在以後盡量避免發生類似慘劇,事後的調查和問責,與救援同樣重要。

  事故中,消防員“逆向而行”,衝向災難,衝向死亡,理所當然成為時代英雄。還有諸多救援人員、普通民衆,為了拯救和愛心,冒著生命危險,進入毒氣彌漫的現場。 許多新聞工作者為了真相和事實,同樣也“逆向”衝向現場。

  相比起救援人員的英勇,天津官方在信息發布、事故調查等方面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

  最典型案例,是在官方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建生在回答記者有關此次爆炸事故救援總指揮是誰,如何組織指揮時甚至表示,“這個問題下來以後我再盡快詳細了解”。對這麼簡單的問題,官員們都回答不了,究竟要隱瞞些什麼?

  災難或事故發生後總會有一些謠言傳播,這次天津港爆炸事故也不例外。而謠言產生的原因,除了部分別有用心之人的故意之外,大多是因為官方與民衆和媒體的溝通不足。在事故發生17個小時後官方才召開首場發布會,在過去的7場發布會上,官方對民間和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大多避而不答或是無言以對,大陸央視對前6場發布會上的記者提問環節則是直接掐掉不播。當事件的真相總是需要靠媒體和民衆去猜測時,各種謠言自然就會產生了。正如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事故現場所說那樣:權威發布一旦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

  直到在李克強抵達現場後的第7場發布會上,央視終於開始直播記者提問環節,天津市負責安全的副市長也終於首次直面媒體和公衆,對於氰化鈉數量、涉事企業情況等都進行了介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