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顏汶羽冀雙向交流樹港青命運共同體意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8 14:42:09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在青年民建聯成立11年之際,年僅28歲的顏汶羽當選為主席。2008年初顏汶羽加入民建聯,3年後代表民建聯成為觀塘區議員候選人,在今年成為了青年民建聯主席。接過青民主席的大任,顏汶羽對香港青年發展有什麼思考?“佔中”發生後,港青這一羣體怎樣為社會注入新的正能量?為此,有香港報章專訪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談談香港社會中青年的發展問題。

  記者:香港一部分青年人將時間花在街頭運動和政治紛爭中,卻並沒有從自身找出問題尋求突破,您怎麼看?
  
  顏汶羽:每個青年人都有夢,是正常不過的事,年青人的衝勁亦是值得欣賞的。政府有責任為下一代搭建平台,鋪平前路,幫助他們尋求突破,成就心中夢。

  記者:激進分子的違法行動在香港有沒有得到嚴懲,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會不會影響到更多香港青年,有很多聲音都認為香港社會對他們的行為是沉默縱容的?社會對他們的這種行為應該持什麼樣的態度?
  
  顏汶羽:無容置疑,違法行動本身與法治社會互相違背,亦會對本港青年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瞭解青年參與違法行動背後的原因,對於青年人的想法和聲音,社會各界應該持開放的態度,多聆聽他們的聲音。文明社會解決問題的方式應該是對話而非對立。
  
  記者:對於國情教育在香港的實施,香港青年是什麼態度,會否有抵觸心理?青年民建聯對此有什麼建議和舉措?
  
  顏汶羽:就幫助年青人認識祖國而言,國民教育科有實在有其必要性,惟不少青年人憂慮課程內容偏頗。這反映青年人不是抵觸國民教育科的實施,而是重視課程內容的整全性與客觀性。政府應該就有關課程內容的制定吸納更多專業人士與持份者的意見,以完善學科內容。
  
  記者:現在有很多交流團來到內地訪問,也有很多港青赴內地的實習項目等等。通過外界的推動和灌輸這種國家認同感,您覺得效果怎麼樣,如何讓港青更主動、更積極、有興趣去了解內地文化?
  
  顏汶羽:就交流團和實習計劃而言,通過外界的推動和灌輸這種國家認同感只是第一步,交流團及實習中的港青好比參加大學迎生日中的莘莘學子,只是踏上了認識的第一步,而後續步伐往往是最關鍵的。要讓港青瞭解國家發展與香港甚至個人發展皆息息相關,建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這往往需要雙向的交流過程。因此,交流團及實習中增加靈活性及自主性,讓青年按自己有興趣的角度去認識國家,不論是歷史、文化、藝術、旅遊、科技範疇等,都能夠引發青年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記者:北京申冬奧成功,2022年冬奧委會將在中國舉辦,香港青年能為國家為冬奧委會做什麼,他們將獲得什麼機遇?
  
  顏汶羽:香港青年人充滿創造力及可能性,對國際流行文化及資訊科技亦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相信可以從與冬奧有關的商品、服務、旅遊、運動、以及流行藝術等範疇大大參與,增強國家軟實力。
  
  記者:現在香港青年對香港的未來並不是很樂觀,有很多都選擇移民。香港青年從學校畢業後踏上社會,他們是否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就業率高不高,工作與他們心中預期的是否相符?
  
  顏汶羽:青年人對前景信心其實與生涯規劃的效能息息相關,民建聯早前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學生認同校內生涯規劃活動能幫助自己的不足半數,反映有關成效受質疑。現時中學推行生涯規劃活動時,往往未能以撥款增聘專責教職員,而由其他教師要兼任處理,既加重其工作負擔,亦影響活動成效。對學校來說,推動生涯規劃的的支持也不足夠,例如未有完整的生涯規劃數據供教職員參考,促請政府就學校如何利用撥款、課程教學資源等制定規劃,令學校有系統化的指引和資源去實行生涯規劃,並定期檢討現行措施的成效。
  
  記者: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已經掀起,香港青年應該怎樣把握機遇找到自己的定位?在香港青年創新創業會遇到什麼實際困難,民建聯對港府解決這些問題有什麼建議。
  
  顏汶羽:面對鋪租貴、營運成本高、欠缺政策上支持,青年人創業之路舉步維艱。因此,政府應供應較低租金的經營空間予青年人發展,並提供技術上和操作上的支持。為此,青年民建聯向發展局局長提出政府需要在觀塘海濱花園的硬件上,加入青年創業及藝術元素,以進一步發揮海濱長廊的活力,提出觀塘海濱發展概念書,當中包括以青年創業為主軸的海濱藝墟、美食車及露天茶座發展;以及街頭表演、3D立體裝置和塗鴉等不同的青年藝術發展。

  來源:大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