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星語中評:柯文哲力量 未來發展空間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6 00:49:43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實習記者束沐攝)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實習記者 束沐)本月中旬,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成功訪問上海。他所提出的“一五新觀點”以及“了解並尊重九二共識”等言辭,讓外界紛紛對“柯文哲模式”是否會影響民進黨兩岸政策等問題展開議論。與此同時,自去年“九合一選舉”以來所產生的“柯文哲現象”,也是近來輿論關注的熱點。針對上述議題,長期研究島內政治生態的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在島內政治力量分化重組的背景下,柯文哲在未來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如何開展與強化基層組織工作,則是其面對的難題。
 
  不管是誰上台 都要面對“九二共識”
 
  陳星認為,柯文哲的言行代表了一種方向,那就是不管誰上台,兩岸關係都要面對,“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承認與否的問題也要面對。陳星表示,柯文哲的優勢在於沒有政黨包袱,他打著“中道力量”和“中間勢力”的旗號,政治色彩比較淡,所以,柯不必要為了某一種理念去刻意強調些什麼,況且支持他的選民並不是“極獨”勢力,故也不用刻意強調“台獨”等激進觀點來討好選民。

  和柯文哲相比,陳星表示,他不相信民進黨有一個比較成型的、固定的模式來處理兩岸關係,“要不然李應元、童振源也不會釋放那些消息,事實上民進黨一直在試探,這就變成一個博弈的過程“。他認為,柯文哲的在兩岸方面的作為會對民進黨未來的兩岸論述產生影響。

  板塊若重組 柯文哲或吸納部分藍綠選民

  有分析認為,“柯文哲現象”很可能會帶來島內政黨板塊的重組。對此,陳星表示,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分析這一問題。“首先,這要涉及到國民黨目前是什麼樣的情況”,他說,隨著國民黨聲勢的衰弱,接下來,可能會有一部分選票從藍營游離出來,這些選票會找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可能就是柯文哲所領導的“中間力量”。“事實上,對島內所謂‘中間力量’的概念界定也很模糊,但畢竟有一部分游離出來的力量想要找一個歸屬,這一部分大概很難投到民進黨那邊去,所以柯文哲大概會扮演一個選票接收者的角色”,陳星說。

  “其次,隨著民進黨勢力的擴大,當他們面對的強敵不再是國民黨時,民進黨內部的問題也會出來,比如腐敗、派系鬥爭和一系列‘民主病’都會暴露出來“。陳星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泛綠的一部分人也可能會游離到柯文哲這邊來。“所以我覺得,柯文哲如果能堅持現有的風格和走向的話,未來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陳星還表示,柯文哲現象還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台灣民眾的政治心理結構,和20年前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認為,在當今自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政治傳播的速度在加快,“尤其是在現在島內政治力量大變動的趨勢下,政治板塊的分化與重組,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加速”。故陳星認為,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有相當一部分的力量會歸屬到柯文哲旗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