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標準工時“劃界” 7000企盈轉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7 09:30:16


  中評社香港8月27日電/標準工時委員會研究在不同的薪酬、工時、超時工資率的“劃界”下,對僱主、僱員以及香港整體經濟的影響。據政府經濟分析師研究推算,若以月入1.5萬元、每周工作44小時、“超時補水”1.5倍的水平“劃界”,所有行業薪酬成本年增逾百億,若由僱主獨自承擔所有增幅,近7,000間企業將轉盈為虧,尤其影響安老院舍行業及飲食業。資方代表形容數字“驚人”,反對任何“超時補水”;勞方委員則批評數字“靠嚇”,前提假設與實際不相符。

  標準工時委員會昨日召開第十四次會議,討論政府經濟分析師在9個預設項目、配合出的27種組合,對僱員與企業的初步影響。主席梁智鴻會後引述數據表示,估計在最寬鬆的水平“劃界”--月入1.5萬元或以下、標準工時訂於44小時,會包括76.7萬名員工,佔全港僱員25.8%,若以“超時補水”1.5倍的水平,平均薪酬增幅9.5%,所有行業合計每年薪酬成本增加103億8千萬元,相當於每年薪酬成本的1.84%。

  逾千飲食企業重災

  據了解,按該界線下,研究假設若企業以盈利抵銷全部新增成本,全港會有約3%、近7,000間企業會轉盈為虧,當中約6,600間為中小企,受影響的僱員總數為18.7萬人;其中飲食業情況較嚴重,共涉及1,210間企業,其次是零售業,有740間。至於盈利水平一向偏低的安老院舍行業轉盈為虧比重最嚴重,該界線下成本會比盈利水平高出10%。

  若以最嚴格的水平--月入1萬元或以下、標準工時訂於52小時,全港則只有4.7%僱員、即13.9萬名打工仔受保障,以“超時補水”1倍的水平,平均薪酬增幅0.7%,所有行業合計每年薪酬成本增加1億300萬元,僅相當於每年薪酬成本的0.0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