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清華教授:人社部“延遲退休”方案擬訂完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8 09:31:14


 
  這代人恰恰是計劃生育政策最早的一批響應者,他們中很多人只生育了一個孩子,構成了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3.04∶1的局面,也就是3個人養1個人,如果繼續延續現有養老制度,到了2050年,該比例將下降到2.94∶1,毫無疑問,老齡化高峰已步步緊逼。

  “延遲退休對勞動力的供給不是量的問題,更是結構的問題,比如,農村有大量富餘人員需要轉向服務業,尤其是涉及老人和孩子的服務業,這部分缺上千萬人的崗位。”楊燕綏強調,延遲退休年齡這套方案在制訂過程中,國務院層面會為其配備多種配套措施,比如,養老金的制度結構,它不僅是財務問題更是年輕人對養老金制度的支持問題,尤其個人賬戶一定要體現出多工作、多積累的特性。

  楊燕綏強調,農村富餘人員和加工業大齡人員向服務業轉移需要很多的政策支持,比如,需要職業培訓、咨詢、安全保護等方面的政策,同時,由於這部分人的精力以及時間有限,還需要社保繳費能否按照小時為單位計算等一系列政策。

  據記者了解,清華大學方面的養老團隊已針對延遲退休的配套方案作出了一套計劃,希望在推行延遲退休年齡的同時,解決相應人員向專項服務業轉型的問題。

  推行延遲退休年齡刻不容緩,甚至需要出台相應的鼓勵政策,從而減輕實施的阻力。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開發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孫博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是我國應對養老金缺口、勞動人口供給等方面的必然選擇,但是,如果僅僅是通過增加老百姓工作年限,減少領取年限來緩解養老金缺口,並沒有體現政府的養老責任,同時,推行的阻力相對較大。

  在孫博看來,鼓勵式的延遲退休應成為方案的主旋律。

  來源:華夏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