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探秘亞洲最佳機場:香港國際機場裡有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5-11-01 00:09:55


亞洲最佳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禁區。(中評社 高映竹攝)
  中評社香港11月1日電(記者 高映竹)機場,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旅程的起點或終點,期待而去或滿載而歸,人們駐足卻從不曾留意到機場背後的意義,城市交通的心臟?經濟的命脈?亦或是萬千市民的糧食口袋。昨日,記者跟隨機場工作人員探秘亞洲最佳機場:香港國際機場,走進機場禁區為讀者揭開其不為人知的一面。

  香港國際機場為香港帶來龐大的經濟價值。

  根據統計,由2010年起,香港國際機場的貨運量4年來穩居世界第一,國際旅客客運量達世界第二。

  機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香港國際機場支持著香港四大支柱產業,即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以及工商業支援及專業服務,合共佔2013年本地生產總值57.8%。而這些產業的蓬勃發展有賴機場快捷暢順的人流和貨流。

  “從香港出發,五小時內可飛抵全球半數人口居住的地方” 機場工作人員說道。“在香港機場運營的航空公司超過1000家,鏈接全球約180個城市,每天提供超過1100辦航班。”

  此外,工作人員表示,其實很多人沒有想到機場背後工作人員的龐大數量。他說,“目前香港國際機場還為香港提供超過65000個直接職位。若計及酒店、餐飲營運商、零售商品供應商及旅遊業等間接創造的就業機會,職位數目更增至近三倍,佔全港總就業人口甚至超過5%。”

  三跑道系統建設迫在眉睫

  為配合未來航空交通量增長,機場管理局正計劃擴建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三跑道系統。“若香港國際機場不擴建成為三跑道系統,香港將面對嚴重後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票價格必然上升,航空公司也會著重發展利潤較高的一線航點,令航空公司及航點選擇減少,會減低機場的應變能力,會影響旅客的機場體驗,總之削弱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他繼續補充道,“香港若未能滿足日後的航空交通需求量,將會逐漸失去作為區域及國際樞紐的地位,其作為國際物流、貿易、旅遊及金融中心的地位亦會受損,並對支持本港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帶來影響。”

  好在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已於2015年3月17日獲行政會議通過,預計於2016年動工,最快於2023年竣工,工程預計耗資1,415億元,成為繼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後,香港開埠以來最昂貴基建工程。

  梁振英也曾表示,良好的基建系統可提升本港競爭力,也可令市民生活更加便捷。政府的計劃中有多項基建項目,包括機場三跑道系統等。機場工作人員告知,三跑道系統預計建成後能為香港帶來額外超過四千五百億元的經濟效益,提供數以十萬計就業機會。

  那麼,這無疑不但有助推動經濟發展,亦可鞏固香港的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地位,為香港建設更美好的將來。

  “但香港近年來過於政治化,在拉布、司法覆核重重狙擊,大型基建進展舉步維艱,到底何時才能竣工?”隨團有參訪人員提問道,可惜現場無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