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資行減持中資行股 套現緩解自身壓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5 11:02:17


  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日前有外媒消息稱,花旗集團正在洽商出售所持廣發銀行20%的股權。雖然事件未得到雙方的證實,但記者了解到,花旗銀行計劃出售廣發銀行20%股權的事情早已在外資銀行界傳開。

  京華時報報道,外資行出售中資行股權的事件並不新鮮。早在今年1月,中信銀行就曾發布公告稱,接到西班牙對外銀行的減持通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出售22.93億股中信銀行H股,約占總股本的4.9%。隨後,今年2月、5月,恒生銀行先後出售所持興業銀行5%和4.99%的股權。德意志銀行亦於近日發布公告稱,該行宣布將對持有的華夏銀行20%股份的賬面價值減記。

  對於外資銀行頻繁減持中資銀行股權,乍一看似乎外資銀行“看空”中資銀行。剛剛發布的中資銀行A股三季報顯示,近兩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銀行資產質量壓力持續上升,淨利潤增速逐漸放緩,盈利能力和經營狀況的下滑,導致大股東減持,似乎言之有理。但外資銀行減持中資銀行股權套現本質上還是為了緩解自身的壓力。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多家外資銀行事實上是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和中資銀行發展前景,中資銀行股權的投資收益很高,且相對於其他行業,銀行股對經濟波動的敏感程度較弱。

  近年來,全球市場尤其是歐洲市場環境不好,很多外資行本身的業績壓力很大。因為根據巴塞爾協議III規定,若一家商業銀行對另一家商業銀行的股權投資比例超過10%,則該項股權投資需從其資本淨額中全額扣減。且在2014年,美聯儲對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8家美國大型銀行集團實施額外規定,要求其提高資本充足率超過國際標準,並要求其將資本充足率提高1至4.5個百分點,即相當於國際標準的1.8倍。該規定將於2016年逐步生效,2019年徹底實施。

  從這個意義上說,外資銀行密集出售中資行股權並不代表看空中國市場,也不代表不看好中資銀行,而主要是自己實在是“缺錢”。對中資銀行股份的減持,一方面可以緩解自己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中國市場逐步開放之後,外資銀行也不再需要通過入股中資銀行才能實現在華業務的開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