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大陸抓住一個中國,台灣抓住各自表述,兩邊差距越來越大,本來是一個可以好好發揮,一直沒有發揮,一直到7年多前,我上任後把它拉回來。92共識當然不是簽訂協定條約,但是容許各自解釋發展空間,這不是壞事。
兩岸關係60幾年隔絕,現在坐在一起談,這非常不容易,我們一步步求同存異,以前認為不可能,現在可能了,以前認為做不到,現在做到了。我上任時,沒人想到我們有機會跟大陸領導人會面,原來我們希望在APEC,他們認為有問題,現在第三地,雙方展現相當彈性跟務實態度,這個最重要。有了這樣的態度以後,以後討論問題就比較好討論。
問:您剛剛在會談中,有沒有要求習先生,訪問台灣?
馬:什麼?我啊,還沒有,因為我覺得一步步來嘛。
問:92年的92共識是兩岸政府授權團體談的,23年後是兩岸領導人首次來談,彼此有蠻大共識,為何不改稱為15共識?
馬:我覺得92共識是還不錯的安排,因為7年來看得很清楚,我們不能每年來一個共識,每年換一個年份,這又不是紅酒。基本上我們應該維持原來92共識,不斷透過實踐,賦予它新的意義,我覺得這才是最好的做法。就像我們“憲法”不能天天都修,可以透過解釋。我覺得這樣的方式讓它能夠與時俱進。就像現在我們說的92共識和23年前的92共識,完全一樣嗎?你看實踐的結果就知道,非常不一樣。它能夠引領兩岸走向和平繁榮,我覺得是成功的共識,也許中間有小的落差,沒關係,透過不斷的協商把它彌補起來,我覺得基本上這是非常可行的東西。
問:這次您替兩岸關係,搭橋鋪路,您卸任前,有沒有可能舉辦“馬習二會”?
馬:你走的蠻快的,我先把這次會開完,把開會狀況檢討一下,追蹤落實一些成果出來。儘管國家領導人不能談很細的問題,難免會接觸到一些,看這些問題有沒有新進展,如果有的話我覺得是成功的。至於要不要邀請他來,我覺得一步步來,兩岸關係循序漸進。馬習會談了兩年了,為什麼現在能夠成功?我覺得與時俱進、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