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一期《港澳研究》:聚焦港澳經濟民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7 15:35:10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刊《港澳研究》2015年第4期(總第9期)日前出版。本期共刊載9篇文章,重點圍繞港澳如何進一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與內地合作,展開學理性探討。作者涵蓋內地、香港與澳門,其中不少是港澳研究方面的重量級專家。

  香港經濟民生方面,香港教育學院呂大樂教授在《香港的入境旅遊業:問題與挑戰》一文中指出,香港入境旅遊業和零售業所面對的真正問題,在於過度依賴內地市場,而內地訪客中屬不過夜類型者,逐漸成為多數,使香港零售業特別是高檔消費市場受到壓力。未來香港不應寄望內地旅客在數目上大量增加,而應認真思考升級,提升自身競爭力。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博士等的《新經濟形勢下港珠澳大橋的運輸功能分析》一文認為,隨著粵港之間的經濟關係逐漸從以貨物貿易為主向以服務貿易及旅遊消費為主轉變,未來港珠澳大橋將在貨物運輸方面發揮有限的作用,而在旅客運輸方面有機會發揮重要的角色。突破港珠澳大橋運輸功能的瓶頸,優化經港珠澳大橋的旅客行程,將是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戰略價值的關鍵。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周永新的《香港居民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一文以作者親身經歷探討戰後至今,香港居民在身份認同和價值觀念上出現的轉變及其成因。作者認為目前香港居民的核心價值出現了“異化”,除了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香港居民還需要更重要的價值,如愛國、誠信、清廉、仁愛和克制等來規範個人行為,維繫社會穩定。香港居民唯有重新檢視和建立自己的身份,凝聚共同的感受,在建設未來香港時,才能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目標。
    
  澳門經濟民生方面,澳門理工學院曾忠祿教授的《微型經濟產業多元化可行性研究》一文通過對馬耳他、摩納哥和盧森堡三個微型經濟體的研究,發現微型經濟體一定程度的產業多元化是可行的。澳門產業多元化需要發展有發展潛力、占用空間少、高附加值的產業。這對經濟結構單一的澳門,具有相當啟發意義。

  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長馮家超教授等在《負責任博彩:澳門模式及經驗》一文中指出澳門負責任博彩政策推行至今初見成效,但由於沒有專責部門執行,缺乏穩定的財政預算,部分計劃未能如期推行。建議澳門特區政府設立一個具有常設架構的組織,吸納不同利益相關者共同承擔應有責任。

  此外,暨南大學特區馮邦彥教授在《香港產業結構第三次轉型:構建“1+3”產業體系》一文提出了香港構建“1+3”產業體系的新設想。深圳大學張淑鈿副教授的《香港特區特委法官和暫委法官制度運作的實證觀察》一文探討了香港特委法官和暫委法官在受案類型、司法行為規範和委任程序上的獨特特點。北京行政學院薛偉玲博士和北京大學孫代堯教授的《澳門城市競爭力提高的人口因素研究》一文分析了影響未來澳門城市競爭力提高的人口風險因素。華南師範大學楊愛平教授的《回歸以來粵澳政府合作的經驗與啟示》一文建議港澳特區政府應充分利用好國家復興這一最大“外生變量”,與時俱進地提升自身的區域合作和跨境治理能力。這些文章亦都值得仔細研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