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義虎:中華文化復興三題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9 11:08:07


 
  當然,正確認識、有效把握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辯證關係,是形成現代化世界觀的重要前提,也具有著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對此,習近平強調,當代人類面臨著許多難題,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包括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特別是,以不同文明、多元文化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鑒為基礎,可以為構建全球共同家園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精神支撐,可以為構築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提供心理支持。

  總之,中國要成為世界級大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財富,推動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同時,中國文化也要注重借鑒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和文明成果,彼此抱著尊重、欣賞、學習的態度,注意吸收、接納他人的長處。這是一個真正的世界級大國應有的文化心態和境界。

  三、中華文化復興與兩岸文化整合的天然連結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兩岸關係發展也面臨著重要機遇與挑戰。“中國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是全體中國人的夢,而不僅僅是大陸中國人的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命運與共,這句話帶有血緣文化層面的天然含義,也是社會關係的根本體現。無論是大陸的中國人,還是台灣的中國人,抑或是其他地方的中國人,都繼承了共同的精神基因——中華文化。中華文化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內化為民族的品格。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認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匯集兩岸中國人智慧和力量,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也是飽經磨難的民族。大陸同胞與台灣同胞本來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但由於歷史原因也曾被人為地分離過。對於歷史留給台灣同胞的傷痛,我們感同身受,亦有切膚之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孫中山先生的夙願,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對於台灣同胞歷史悲情的舒緩和消解,也需要在中華文化復興的過程中做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