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文化與中國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19:44


 
  四、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孫中山所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在中國沒有取得成功,誰來挽救民族危亡,拯救中國人民於水火?誰來承載歷史的重托,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延續中華民族5000年的美好夢想?這個歷史擔當就責無旁貸地交給了中國共產黨。

  1917年11月,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發生在1919年5月的“五四運動”成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同時,它也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此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擯棄了共產國際的洋教條,排除了左、右傾錯誤路線的干擾,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和實踐相結合,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趕跑了國民黨反動派,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毛澤東思想的歷史貢獻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 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鄧小平在繼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鄧小平首次提出了“小康社會”理論。1979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指出:“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後的。所以,我只能說,中國到那時也還是一個小康的狀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