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加大文化外交力度,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23:22


 
  二、文化外交及其經驗

  由於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在文化、文化價值觀上有著很大的差,所以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麻煩,需要我們去闡釋中國文化及其價值理念,為此文化外交責任重大。習近平於2013年12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係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這是總書記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發展的戰略意義的把握。簡言之,文化外交及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承載著實現“中國夢”的重任。

  在我國,文化外交早已有之。新中國建立後,周恩來總理在外交工作中高度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播,鼓勵中外文化交流,把文化外交作為拓展新中國外交局面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世界更多地了解新中國,他在各種國際交流場合有意識地將民族歌舞、國畫、國產電影、傳統刺綉等手工藝作品介紹給其他國家和民族,向國外民眾展現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中國文化,讓世界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的東方歌舞團,也是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建立起來的。該團把中國的民族歌舞藝術帶到了世界各地,同時也讓國人了解到亞非拉國家各具特色的歌舞文化,以歌舞這一世界共通的語言,拉近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距離,開展文化交流,由此推進了中外文化與社會的溝通和認同。當然,我國文化外交也曾有過政策偏頗的時候,“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左”的思潮影響,我國倡導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對外聲稱:北京——世界革命的中心,在海外大量散發紅寶書和文革宣傳品,把支持亞非拉人民革命鬥爭作為我們的國際主義義務,給我國外交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和困擾。由此也說明了對外文化路線正確與否,對國家對外關係和國際形象影響重大。

  在文化外交領域,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或參考。法國在二戰後把對外文化傳播作為民族復興的重要手段,政府制定了相應的文化保護措施,向世界傳播法語和法國文化,與西方的英美文化展開競爭,由此守護自己的西方文化大國地位。1999年,法語聯盟在北京落戶,2004年法國文化中心在京成立。德國於二戰後成立的歌德學院,則通過對外文化傳播與交流,讓世界了解德國的社會、政治、文化,在重塑德國國家形象、贏得國際社會認同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歌德學院於上世紀80年代已經落戶北京,建立中國北京分院。2015年10月29-3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來華訪問,歌德學院(中國)經過精心籌備,專門選擇29日這一天作為該學院“文化項目和信息中心”在798藝術區新址正式開館的日子。可見其文化交流助力政府外交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