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胡勇:區選投票率創新高的三大原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3 10:25:26


 
  第二,雙方陣營投票意欲都在增加。表面上看,此次選舉競選氣氛並不佳,遠不如2003年,也不如2011年的選舉。但是,從社會的政治張力而言,本屆選舉並不亞於2003年的一屆。零三年出現強烈的社會對峙,當年恰巧有了選舉,如果選舉是放在第二年,也會出現超高的投票率。而本屆選舉則是2014年“佔中”之後的首場政治選舉,用一場“對決”來形容並不為過。因此,儘管候選人之間並沒有太打“政治牌”,但雙方陣營的選民,內在的政治張力卻沒有消除,而是在等候一場選舉的機會去“發泄”。

  社會內部張力並沒有消除

  對於反對派陣營而言,急欲借一次選舉來證明去年的“佔中”是成功的、是正義的、是符合香港社會需要的;而對於建制派陣營來說,早就對反對派“佔中”、否決政改“忍氣吞聲”,早就希望用選票進行“懲罰”。因此,當雙方選民都存在利用選票去表達政治意見的強烈願望時,必然會推高投票率。

  第三,對地區選舉以及本區利益關注度的大幅提升。過去香港市民對區議會選舉並不太熱衷參與,主要原因在於,選民認為區選的格局太小,除非自己涉及切身的地區性事務,否則“不屑”或“不願”參與這種“低層次”的政治性選舉。但隨著過去四屆區議會選舉的進行,以及區議會本身的政治性角色、所擁有的權力的不斷增強,令許多選民重新審視自己的決定。尤其在於,區議會議員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選民的切身利益,從道路的規劃、小型工程的立項到政治意見的表達等等,都在發生巨大的影響力。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區議會的政治定位。

  如此高的投票率,是“曇花一現”還是會徹底改變區議會選舉的性質,目前仍很難下定論。事實上,香港政治有所謂的“大小年”之說,2003年政治爭拗多,區選投票率便突然飆升;2007年內部相對和諧,投票率也就較低。過去及今年則無疑是回歸以來政治爭拗最深的一年,投票率高也就不令人奇怪了。然而,問題在於,以當前香港的政治氣候而言,要想回復到2007年時的和諧情況已不大可能,未來的政治爭鬥很可能會不斷上演,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今年超高的投票率,則可能是一個“開始”,未來的包括立法會投票,也會不斷創出新高。

  來源:大公報 作者:胡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