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東莞疑1年倒閉4千企業 官方:未現倒閉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5 09:59:47


 
  “有退有留是東莞製造業升級的策略,東莞有將近30萬家中小企業,不可能每一家都進行機器改造,這是不現實的,一定會有一批企業退出。”有學者這樣分析東莞工廠倒閉現象。

  東莞另一項大的舉措是“騰籠換鳥”,讓企業轉型升級。

  東莞一位官員稱,改革開放以來,東莞一直是以外貿加工型經濟為主,也以此奠定“世界加工廠”地位,但東莞這些企業多數屬於代工生產或者貼牌生產,自主品牌並不多,高附加值和豐厚利潤都被品牌商拿走,剩下的就是代工廠微薄的人工利潤。所謂的“騰籠換鳥”,即是把現有的傳統製造業從目前的產業基地“轉移出去”,再把“先進生產力”轉移進來,以達到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目的。

  東莞市某玻璃鏡片生產公司的老板張傑(化名)算是一個成功的轉型者。

  他三年前在東莞生產石膏板。張傑說,自己的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但隨著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他的企業開始走下坡路。他想到了轉型。

  他了解到激光鏡片目前屬於一個冷門,很少有企業生產,但這個鏡片用途廣泛。於是他從高校引進6名博士,開始研發自己的激光鏡片。

  “我現在一年的利潤,就比我以前做石膏板全部的利潤都多。”

  新常態下的東莞

  有媒體將近期東莞市製造業接二連三倒閉稱之為第二波“倒閉潮”。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當年倚重外貿出口的東莞市製造業遭遇寒流。據媒體報道,當年,東莞3500多家玩具廠只剩數百家,形成東莞企業第一波“倒閉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